杭州汛期已至 疫情下的城市“清道夫”今年更忙碌

杭州汛期已至 疫情下的城市“清道夫”今年更忙碌

4月中旬,杭州正式進入汛期,6月中旬,還將迎來主汛期,這也意味著,一年中降水量最多、最猛烈的時候到了。因此,主汛期來臨前的路面雨水管網排查等工作尤為重要。

時間緊:疫情下的雨水管網排查被延遲

今年,因為受疫情影響,不少春節前返鄉的外地市政工人復工延遲,對他們來說,在有限的時間內,完場今年汛期前的排水管網檢查、清理、改造等工作顯得格外緊張起來。

今天上午,記者看到在拱墅區上塘路一處公廁旁邊,兩名市政工人正為改造這裡的一處積水點而忙碌著。積水點正好位於公廁臨時通道的入口,入口前面就是非機動車道,到了大雨天,形成積水,不僅會影響市民進出公廁,還會影響非機動車來往通行。

杭州汛期已至 疫情下的城市“清道夫”今年更忙碌
杭州汛期已至 疫情下的城市“清道夫”今年更忙碌

積水點前方就是非機動車道,車輛來往頻繁

“這個臨時通道在設置的時候是為了方面環衛車進入公廁後面的化糞池進行清理作業,但在設計之處沒有考慮到入口處的積水問題,所以我們打算在這裡地勢低窪處增加一個收水井,然後鋪設雨水管道,這樣積水就會順著管道排到河道里了。”一名工人師傅告訴記者,其實,這個積水點早在2月份巡查過程中就發現了,但是因為當時疫情比較嚴重,工人們作業以巡查為主,並且人手也不足,因此等正式復工之後才一一進行了改造。

杭州汛期已至 疫情下的城市“清道夫”今年更忙碌

工人們正在對積水點進行開挖

洪欣榮介紹,每年隨著4月杭州入汛,拱墅區城管局市政部門都會全面啟動新一輪的“兩清四查”專項行動,積水點改造屬於“四查”中的一項,即管道功能性病害排查。因為疫情,這項工作大約延遲了1個多月。

任務重:只有到了現場才能發現問題

增加一個收水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這不,很快,兩人就遇到了現實的難題。加裝收水井就要開挖地面,城市地下管網複雜,包括水、電、燃氣、通信等各種管線,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會挖到地下設施,造成損害。不巧的是,該處積水點位於公廁旁邊,不在主幹道上,沒有施工圖紙,所以根本看不見地下當初到底埋設了哪些管線設施,兩人用電鑽挖了將近一個小時,才發現下面既有管道,又有井口,根本不適合加設收水井。

怎麼辦?只能“另闢他處”,在現場管理人員的指導下,工人們挪了位置重新開挖,但是這樣一來又會出現新的問題:新的開挖點地勢相對較高,收水井加在這裡收水效果會變差。

杭州汛期已至 疫情下的城市“清道夫”今年更忙碌

原本選好的“最佳開挖點”被回填,工人在旁邊另選了一處

“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無法事先預料到的,只能現場靈活應對,像今天的情況,我們考慮後續通過在周邊鋪設瀝青,加高周邊地勢,使收水井位置‘降低’。”杭州市拱墅區城管局市政養護所相關負責人洪欣榮表示,只是這樣一來,加裝一個收水井要花費是時間和人力就增加了,工人們中午基本沒有休息時間,吃完飯就要繼續動工了。

杭州汛期已至 疫情下的城市“清道夫”今年更忙碌

當天下午,工人們便將新的收水井及管線埋好了,後續還要鋪上瀝青

5月10日前完成轄區所有易積水點的梳理分析

“從3月20日-4月15日,通過第一階段排摸整治,全區共完成轄區所有易積水點的梳理分析,提前制訂防汛抗澇“一點一方案”,我們已經率先梳理出了6處低窪積水點,今天改造的是第4處。”

洪欣榮向記者介紹,4月15日-5月10日前,區城管局將把環境治理及防汛排澇緊密結合,通過第一階段排摸整治,完成轄區所有易積水點的梳理分析,提前制訂防汛抗澇“一點一方案”,對於率先梳理出的6處低窪積水點,完成雨水支管更換130米,增設雨水邊窨井8座。同時,還將把“兩清四查”工作逐步向轄區208條背街小巷、341條支小路延伸。

來源:杭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