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武漢專家,江蘇佔據“半壁江山”③丨對話潘純

【人物名片】

潘純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咬牙扛住,扛住就能勝利!”這是潘純常對自己說的話,而這句話在武漢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得到了最好印證。武漢整體疫情狀況得到改善,根據國家衛健委統一要求,一支20人的專家團隊將繼續留守武漢。潘純與邱海波教授、鄭瑞強教授等專家組成一支5人團隊,定點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進行指導。

“咬牙扛住,扛住就能勝利!”這是潘純常對自己說的話,而這句話在武漢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得到了最好印證。武漢整體疫情狀況得到改善,根據國家衛健委統一要求,一支20人的專家團隊將繼續留守武漢。潘純與邱海波教授、鄭瑞強教授等專家組成一支5人團隊,定點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進行指導。

記者:武漢整體疫情狀況得到改善,根據國家衛健委統一要求,一支20人的專家團隊將繼續留守武漢。目前您所在團隊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潘純:我和邱海波教授、鄭瑞強教授等專家組成一支5人團隊,定點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進行指導。

我們眼下的主要工作是儘可能挽救更多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我們救治的大部分新冠肺炎病人基本已處於康復期,但對很多本身就存在基礎疾病的患者來說,新冠肺炎所遺留或引發的一些疾病可能還比較嚴重,因此,如何處理這些後續問題,讓病人能夠生存下去,也成為我們現階段的工作重點。

我們眼下的主要工作是儘可能挽救更多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我們救治的大部分新冠肺炎病人基本已處於康復期,但對很多本身就存在基礎疾病的患者來說,新冠肺炎所遺留或引發的一些疾病可能還比較嚴重,因此,如何處理這些後續問題,讓病人能夠生存下去,也成為我們現階段的工作重點。

記者:為什麼要讓專家團隊繼續堅守武漢?專家團隊的留守對於危重症病人救治來說,起到什麼關鍵作用?

潘純:目前,武漢危重型病人全部集中到四家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由於這些病人大多數年齡偏大,併發症較多,且病程較長。如何對這類病人進行後期治療,無疑給這四家醫院的醫護人員增加了壓力。專家團隊的留守將給予武漢當地醫院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也給病患的篩查管理提供規範指導。

記者:在武漢一線堅守近三個月,您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您記憶中最難的時刻?

潘純:還記得1月26日馳援武漢時的場景,疫情肆虐,各地專家紛紛前往武漢支援。那時武漢金銀潭醫院的病床基本上“不得空”,我所在的南五病區一天中最多收治了近30個病人,10多個有創機械通氣,10個無創通氣,3臺ECMO同時運作。

那時候壓力真的很大。按照重症醫學的管理規範,30個重症患者應該至少有90個護士來輪流照看,但由於醫護人員的人手嚴重不夠,我們當時只有10多個醫生和50名護士。由於物資短缺,我們所有的醫生每天只能分到8個口罩,這對需要往返各個醫院重症病區巡查的我們來說,是極為緊張的。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團隊成員一次次調整物資分配和病患救治方案,就是為了保證病人治療和醫護人員“零感染”。

那時候壓力真的很大。按照重症醫學的管理規範,30個重症患者應該至少有90個護士來輪流照看,但由於醫護人員的人手嚴重不夠,我們當時只有10多個醫生和50名護士。由於物資短缺,我們所有的醫生每天只能分到8個口罩,這對需要往返各個醫院重症病區巡查的我們來說,是極為緊張的。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團隊成員一次次調整物資分配和病患救治方案,就是為了保證病人治療和醫護人員“零感染”。

記者:“單騎”赴武漢,克服重重困難堅守重症監護病房,是什麼讓您“甘之如飴”?

潘純:作為一名醫生,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接手的病人能夠轉危為安,平安出院,他們的笑容就是對我最大的褒獎。記得3月初,金銀潭醫院南五層出現了空床。那時雖然病人病情依然很重,但出現“床等人”現象,說明前期疫情防控起到了效果,“上游”管控得力,新發病例減少、病例轉重率降低。這是從ICU病房觀察疫情變化的拐點,南五交給其他醫療隊時,病區內病患僅剩10多個人。

4月5日,我們迎來了金銀潭醫院第一例撤除ECMO康復出院的患者。使用國際最頂尖的治療手段之一的ECMO進行治療,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面臨巨大挑戰。在治療的78個日夜裡,這個患者經歷了急性腎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血流感染等多種併發症,這不光是對醫生醫術的考驗,同時也是對團隊協作度的考驗。對我們這樣一個臨時組建的、非整建制團隊來說,能夠將他成功治癒出院,是非常難得的。很高興最終我們做到了,只要病人有一絲活下去的希望,我們都不會輕言放棄。

4月5日,我們迎來了金銀潭醫院第一例撤除ECMO康復出院的患者。使用國際最頂尖的治療手段之一的ECMO進行治療,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面臨巨大挑戰。在治療的78個日夜裡,這個患者經歷了急性腎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血流感染等多種併發症,這不光是對醫生醫術的考驗,同時也是對團隊協作度的考驗。對我們這樣一個臨時組建的、非整建制團隊來說,能夠將他成功治癒出院,是非常難得的。很高興最終我們做到了,只要病人有一絲活下去的希望,我們都不會輕言放棄。

記者:面對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繼續堅守,您有什麼想對自己和團隊說的話嗎?

潘純:“咬牙扛住,扛住就能勝利!”這是我經常說的一句話,而這句話在武漢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也得到了最好印證。

目前,我們團隊負責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ICU病房中還有5個ECMO患者。相信在我們團隊的堅持努力下,我們很快就能迎來勝利曙光。 交匯點記者謝詩涵

目前,我們團隊負責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ICU病房中還有5個ECMO患者。相信在我們團隊的堅持努力下,我們很快就能迎來勝利曙光。 交匯點記者謝詩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