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崑山"血濃於水"的崑曲,藏著怎樣的民族文化記憶?


與崑山

崑曲的"昆"字來自崑山,像是胎記,無論它此後如何幻化遷徙,始終跟崑山脫離不了干係。崑山有幸。

與崑山

崑山錦溪古鎮


崑劇源起

最早的時候,崑曲還被叫做崑山腔。一般認為宋元時期中國戲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戲劇形式"南戲"在溫州生髮,它在流傳時與方言結合,逐漸形成海鹽腔、弋陽腔、餘姚腔、崑山腔等不同聲腔,戲文類似而唱法不同。

與崑山

崑曲演員

崑山腔起源於崑山,確鑿年代不可考。當時官方意識形態仍以流行於北方的北曲與使用北曲演唱的雜劇為雅正。到了明朝中期,寓居太倉的樂師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了改革,"盡洗乖聲,別開堂奧。調用水磨,拍捱冷板,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功深鎔琢,氣無煙火,啟口輕圓,收音純細"——這是崑曲改頭換面,風行二百餘年的肇始。魏良輔在後世也被尊為崑腔始祖,供奉在相當於蘇州梨園行會的老郎廟裡,與一介戲神並列,凡崑曲藝人無不膜拜。

與崑山

紀念崑腔始祖的崑劇《曲聖魏良輔》


明朝時期風光無限的崑劇

現在一般以魏良輔改革為界,此前稱為崑山腔,此後為崑腔、崑曲,崑曲的舞臺表演形式為崑劇,亦可將崑曲作為清唱和演劇的統稱。明朝萬曆年間,崑曲就已經風靡全國,不僅在江南地區,就是在宮廷裡也與弋陽腔等南戲一起逐漸取代了原先北方雜劇的地位。

與崑山

崑劇在明清社會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直到清末,只有10%的男性和2%~5%的女性受過良好教育,熟識經典文學傳統。"而對於大部分平民百姓而言,是戲曲形塑和表達了他們對於歷史和文化的認知。"換句話說,崑劇《浣紗記》裡講述范蠡與西施,直接替代的是史書;而如《琵琶記》,以其宣揚的賢孝,不僅為帝王欣賞,也是宗族祭祀裡的常演劇目,起到的是教化作用。這使得崑劇在明朝時期格外受到官方的青睞。


崑劇"另闢江湖"

而到了清朝,崑曲的地位出現了下滑的趨勢。雍正、乾隆時期屢次下令革除樂籍制度、禁止仕宦蓄養家班,被認為是地方戲興起的重要契機。其後又有太平天國屠戮江南,阻斷大運河,使得南方演員無法來京,也促成了以京劇為代表的"花部"興起。崑曲總體呈敗落趨勢。這就使得崑曲開始在遠廟堂之處開始闖蕩江湖。

與崑山

崑劇演出的會所

從現存的一些文字記錄中,可以一窺清末蘇州演繹崑曲的狀況。優秀的戲班在蘇州城內演出,叫做"坐城班",演出場所是茶樓酒肆或者會館,民國以後則在劇院。坐城班的另一門生意是堂會演出,價格高且對演員另有賞金,"越是大戶越要邀名角",所費之額非一般人家可以想象。江湖班則常年在農村演出,參加慶典、祭祀、賽會。這其中產生了"案目""排下""坐班"等中介職業,職能類似於經紀人和演出公司,也可見當年戲曲演出的市場化程度。

與崑山


在數百年間,崑曲勾連起從賤民到顯貴,自江湖到廟堂的士農工商,又與明清以來的歷史進程、國恨家仇交織在一起,深切地刻印在中國的文化記憶裡。《琵琶記》《浣紗記》《燕子箋》《桃花扇》仍在上演,寫戲的、演戲的、看戲的人風雲流轉,只有戲中人流光飛舞,永不落幕。他們是永恆,人散曲不終。


- END -

文丨霍亮子

編輯 | 胡莙

原文取自《地道風物·崑山》有增減、改動

與崑山

圖書《地道風物·崑山》

本文未署名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