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甩鍋?對不起,鍋太大了,甩不出去

【家國天下·群體】

作者:Bella

1 飛來飛去的鍋

人心裡有一個灶臺,上面擺著數不清的鐵鍋。和平的日子舉舉鐵練練臂力,一旦有風吹草動,便開始了甩鍋大賽。

疫情剛在國內爆發的時候,有的領導人一問三不知,百般狡辯推卸責任;給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物資配備不到位,相關部門卻說自己沒有分配權,或者醫院認為物資不達標所以沒要。

之後病毒在國際蔓延,個別國家有官員指責中國隱瞞實際感染數量,傳播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實信息;一些人因為疫情心生怨恨,公然辱罵、毆打華裔居民和留學生。

最近國內復工,卻掀起了離婚潮:一起悶在家裡這麼多天,越看對方越不順眼,昔日的愛人成了製造矛盾的敵人,乾脆離婚算了,離開那個讓自己憤怒和痛苦的人。

飛來飛去的鍋一不小心就會將人砸傷,即使躲過一劫,生活在飛鍋之下也會覺得心寒和不安。

拿著鍋的人,看哪裡都像廚房:見誰都想把鍋扔出去,就是不要擺在自己的客廳裡。

想甩鍋?對不起,鍋太大了,甩不出去

2 甩鍋為何如此盛行?

在伊甸園裡,人犯下第一個錯誤之後,就有了第一次甩鍋:亞當說自己吃禁果是上帝賜給他的愛人給他吃的;夏娃沒有迴避這件事,但說是因為蛇欺哄了她。總之,我犯錯跟我沒關係,被引誘而越軌我還很委屈呢!自那之後,這種心理就成了人面對責任的常態。

甩鍋是要維護自己的形象,即便這個形象只存在於自己心中。比如,一位花心的男士想要維護或者塑造自己愛家的形象,如果親朋都知道了他在外有不正當關係,他就會聲淚俱下地說自己是被逼無奈,其實在他心裡家庭才是最重要的。除了自我洗白,與犯錯的人澄清關係也是一個狡猾的手段。藉著對犯錯者義憤填膺的斥責,有同樣問題的人在向外界傳達一個信息:我是如此痛恨這種行為,因此我絕對不是這樣的人。

不想承擔責任的人也會利用甩鍋使自己溜之大吉。尤其是面對公眾和輿論的時候,“責任”不僅意味著賠償與糾錯,還包括信譽、聲望和地位的喪失。此時,撇清關係不再是辯白那麼簡單,而是既要找到替罪羊,又要掩蓋自己犯錯的證據。為此,深陷其中的人不惜使用欺詐與嫁禍的手段。實在無法自圓其說的時候,當事人就會想辦法將群眾的視線轉移到另外的人或事情上。比如,當國內的矛盾無法解決的時候,西方的某些政客往往會將此歸結於國外的一個因素,或者製造某種威脅論,將民眾的憤怒引向外部。

想甩鍋?對不起,鍋太大了,甩不出去

3 甩鍋的人,最終砸了自己的腳

甩鍋的時候不會認為自己是在推卸,反而覺得是在自我保護。心口重擔出去的一瞬間無比爽快,但之後很快會發現,這就像遊樂園的“大擺錘”,推出去之後一定會重重地甩回來。在最初的小事上,背鍋的人因為事情太小懶得計較,但因為認清了這個人的真實面目,便不再會用心交往。信任和情感向來是拆毀容易建立難。幾次成功後,習慣了甩鍋的人會越甩越上手,有一天甩出一口大鍋的時候,對面的人不敢接,周圍的人都看清了,苦心經營的形象就會瞬間崩塌。

更為致命的是,一旦人的視線全部聚焦到“鍋”的上面,就會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把疫情的起源與發展甩到他國上面時,忘記了病毒沒有國界,最重要的是搶救生命;將恐懼與怒火發洩到華人身上時,不會想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匆忙出門扯離婚證時,看不到孩子的痛苦與缺失;解決不了問題推給同事與環境時,喪失了突破自我的機會……

想甩鍋?對不起,鍋太大了,甩不出去

4 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

認識到甩鍋是“每個人”的問題並不困難,困難的是認識到這是“我”的問題。論及甩鍋的不好頭頭是道,分析別人的問題一語中的,到自己身上卻成了“特殊情況”:如果客觀條件不是那麼不利,如果我身邊的人可以承擔責任,事情一定不會是這個樣子。

讓自己負責實在太難了,面臨著一個完全負面的情況,人會本能地通過“否定”的方式啟動心理防禦機制,藉著錯誤的信念和對事實的否認來逃避現實的痛苦。潛意識裡,犯了錯的人知道錯誤的嚴重性和必須為此付出的代價,更知道懊悔和愧疚帶來的折磨,因此不自覺地通過甩鍋的方式讓自己免受痛苦。甩出去的鍋換來的是通紅的烙鐵,一次一次烙在良心上,對是非與情感漸漸變得麻木。

同時,負責意味著虧損。出於趨利避害的本能,我們不願意有所損失,尤其是一想到一次虧損就要拆毀前面所有的勞動成果,勞心費力最終只剩個“收支平衡”。然而,更大的痛苦還不是付出代價,而是知道什麼是對的,知道一錯再錯的後果,但就是做不了正確的。

想甩鍋?對不起,鍋太大了,甩不出去

5 鍋,是甩不掉的

沒有一口鍋能真正地被甩走,它們只是被送去了冶煉廠,合成了一口更大的鍋。一時的爽快換來的是更大的悲劇:有一天,這口無敵大鍋會把人完全壓住,不但甩不出去,甚至都爬不出來。這並不是巧合,而是必然的結果:目中無人養成的狂傲,憤怒仇恨滋生的暴力,愛慕虛榮助長的偷竊,自私自利促成的貪婪……這一切都隨著甩鍋的成功被留在了黑暗裡,滋生出罪的毒果。然而,

甩不出去還不是最大的悲劇,最大的悲劇是不知道這是自食其果,壓在自己做的鍋下還不斷地怨天怨地。

一旦意識到太多的“天降災禍”都是自己“純手工製作”的苦果,背鍋的痛苦和永遠沉淪的不幸相比,就算不得什麼。依舊是出於趨利避害的本能,但這次明白了,最大的“害”是一錯再錯,最終失去了改變的機會。真正的蛻變就是從背起自己的鍋開始,因為一次次地糾錯並不是懲罰,而是拉遠人心與罪惡的距離,保護我們行走在正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