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汙點,人民的蛀蟲——修道院的詭計是如何被拆穿的?

中世紀歐洲作為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當時生產力低下,沒有很高的勞動力。而且中世紀歐洲被別人稱為

“無知和迷信的時代”,因為當時教會的權力非常的大,而且教會不滿足現在這種權力地位,開始不斷地和國王爭奪權力。修道院總體來說,也是教會門下的一個機構。

說起修道院,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一群修道士們在遠離亂世的地方衷心的禱告,兢兢業業,不受世俗的影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上帝,和我們中國古代寺裡面的僧人一樣。但這只是最初的修道士的樣子。在經歷中世紀歐洲之後,修道院逐漸開始變得商業化。修道士變相斂財的行為讓平民百姓切齒痛恨。

上帝的汙點,人民的蛀蟲——修道院的詭計是如何被拆穿的?

修道院

一、宗教場所的商業化

在公元前的歐洲,當時出現了神論,人們開始相信世界上是有神的,只要自己衷心禱告,神聽到之後就會實現人們的願望。所以相繼就出現了一些教會,來專門的用來進行禱告的地方。到了公元前五百年,西方又開始出現了一種遠離世俗凡塵就是效忠上帝的一種說法。當時有一位意大利人,名叫本尼迪克特,他本來就非常不喜歡羅馬,他認為羅馬人的慾望和財富非常的骯髒。所以他非常認同這種說法,決定逃離城市,到山中去過歸隱的生活。

剛開始他就只找到了一個安靜的洞穴,然後搬了進去,每天在裡面進行禱告。而且他也認為衷心禱告不需要吃非常多的食物,於是他就每天只吃一頓飯。他就這樣一直在這個山洞中生活多年,並且一直懷著一種感謝上帝的心理來進行禱告。就這樣,本尼迪克特的名氣和理論吸引了非常多的人前去和他一起,都住進了山洞,過著歸隱的生活。短短的幾年中,隨著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山洞的開始變得擁擠。於是本尼迪克特就把這些追隨者組成一個團體,並且修建了專門住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

修道院

上帝的汙點,人民的蛀蟲——修道院的詭計是如何被拆穿的?

本尼迪克特

本尼迪克特建立修道院之後,為了規範修道院中的修道士,還專門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則。他寫了一本修道士行為規範的條例,上面規定,修道士不能吃肉,也不允許他們在吃飯的時候說話。平時也都需要修道士們自己出去做農活來維持生計。而且本尼迪克特卻允許他們用手語說話。後來修道士們還專門編撰了一本手語字典,使手語變成了一種語言。從此之後,一些聾啞人可以通過學習手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自此,本尼迪克特制定的一些規則漸漸傳開,越來越多人欣賞他,他的修道院變得越來越興盛。就在修道院名聲大噪的時候,修道院因為一些原因變得越來越商業化。當時的人民們非常相信禱告的力量,而且他們認為,越是生活樸素的人,禱告的成功幾率越大,越有可能被上帝聆聽。而通過修道士的禱告說出來,更是讓人非常信服。當時一些富商大賈和高級將領,由於平時事務繁忙,沒有時間禱告,於是就開始付錢給修道士,讓他們代替自己向神禱告。

就這樣,修道院的禱告變成了一種商品,獲得了商業價值。修道士的艱苦生活也逐漸瓦解,修道院因為名氣很高,廣泛分佈在西方各國。

上帝的汙點,人民的蛀蟲——修道院的詭計是如何被拆穿的?

西方人眼中的上帝

二、墮落的修道士

修道院開始擁有商業價值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找修道士們禱告,並付給非常高昂的禱告費。修道院的修道士們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忘卻了自己艱苦生活的初衷,開始沾染奢靡之風,修道院的本質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修道士的禱告從剛開始的自己禱告,到給富人禱告,最後由於名氣很大,也得到了國王的關注。因為一些國王爭奪領土的時候,會有非常多的人因戰爭死去。這些發起戰爭的國王為了向死去的人們贖罪,就需要修道士來幫他們禱告贖罪。而修道士在與國王的合作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財富。

修道院的修道士們通過和不同的國王合作,擁有很大的財富,甚至還擁有西薩克福整個郡的土地。在一個叫柏利艾蒙的小鎮上,每一次的商業活動所得的利潤都會被修道士剝削。就在這樣一個巨大的財富的誘惑下,每一個院長都誓死維護自己的權利。

上帝的汙點,人民的蛀蟲——修道院的詭計是如何被拆穿的?

修道士

這一時期,當初那種“樸素的生活能夠實現心願”的說法開始逐漸褪色,修道院的修道士們不再遵守剛開始的規則

。他們開始搬出剛開始的集體宿舍,也住進自己獨有的公寓中,公寓中的一些傢俱條件也具備的非常好,他們都過著奢華的生活。而在吃食物的方面,剛開始不准他們吃動物的肉,最後由於修道士的生活變得富有之後,就傳出一種傳言,說生病了的修道士在醫院可以吃肉。所以很多修道士,再也不到公共食堂吃飯,而是紛紛跑到食堂去吃肉。據記載,在中世紀的時候,修道士們一頓飯一共有16道菜,修道士們浪費的行為還不是最可恥的。當時還記載的有,修道士們的去處最多的就是當時的一所妓院,所以修道士變得和那些貴族一樣,被慾望衝昏了頭腦,失去了原來的初心。

這種行為不是沒有被約束過。在1132年的時候,從法國來了一批修道士,他們專門的避開這些修道士的行為,來過著以前修道士的艱苦生活,但是由於社會世俗和金錢的影響,那些修道士也淪陷了,並且飼養了一群高品質的羊,來供產高質量的羊毛,出去銷售。在1193年,修道院院長還擁有了自己的軍隊。此時,本尼迪克特最初的初心,早就被金錢給踐踏在了腳下。

上帝的汙點,人民的蛀蟲——修道院的詭計是如何被拆穿的?

教堂

三、修道院的末日

在中世紀,國王和教會的權利之爭一直源源不斷。教會的領袖教皇成為了統治者,他不斷的和國王爭奪領土的財富。教會和國王的戰爭,也深深的影響到了修道院。當修道院的中的財富和權利慢慢增大的時候,人民心中的憤恨也增加到了極點。1327年,在柏利艾蒙,一群民眾聚集在市政廳前,然後說要憑藉著人民的力量去瓦解修道院的權力。於是第二天,全鎮的人民,都一起攻向修道院,他們佔領了修道院,把修道院的財產金錢全都一洗而空。

到了1381年,一場全國性的人民起義爆發了。憤怒的人民不僅將修道院的財產盡數分割,還處死了修道院的院長,把他的頭顱高高掛起。可見老百姓對修道院早已恨之入骨。1534年,修道院終於迎來了它的末日,國王親自帶兵摧毀了全國所有的修道院和教會。那些宣揚以神為中心的修道士,從此在江湖上銷聲匿跡。

上帝的汙點,人民的蛀蟲——修道院的詭計是如何被拆穿的?

國王

修道院的建立初衷本來是遠離世俗,祈奉神靈。但由於個別修道士內心不夠堅定,還是被財富和權力迷了心竅,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參考歷史文獻:

《聖經》

《凡爾登條約》

《君士坦丁贈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