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銀葉十里香——寧夏靈武萬餘百年棗樹的“前世今生”

在又一個“金花銀葉棗香十里”的季節到來之際,聽說將棗樹定為“市樹”的寧夏靈武市,有萬餘棵上百年的棗樹,是近年來美譽度、知名度越來越高的靈武長棗的“始祖”,記者立即驅車前往一探究竟。

萬餘古棗樹就在那兒

16549棵!

4月1日,當記者站在靈武棗博園裡,聽到靈武市自然資源局的高工唐文林介紹古棗樹的數字時,儘管事先了解個大概,還是被震撼到了。放眼望向近在咫尺、遠在視線不及的一排排古棗樹——在春寒料峭的4月春風中,它們不動聲色地吐故納新、孕育著生機,沒有一絲綠意的枝杈在歷經百年風雨之後,依然倔強地伸向天空等待再一次花開果紅。

據唐工介紹,這一萬多株棗樹原來為城郊東北部村的眾多居民所有。可惜無緣這些棗樹的原主人,聽他們講“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能上樹千回”的往昔。

4月15日,記者再訪靈武,在城東的果園村,沿著古老的秦渠南段,又一次與那些據鑑定樹齡有300年的“棗樹王”相遇,聽它們的第六代原主人周俊講述,300年間,靈武東門周家與他們的棗園經歷的時代變遷。

周俊的祖上在靈武一直經營商貿,生意做得最大的時候,有百餘頭駱駝的“運輸隊”。經商讓周家富甲一方,同時還有一個幾十畝地的果園,其中僅棗樹就有三四百棵。周俊聽他爺爺說,每年棗子成熟的時候,家裡得僱幾十個人打棗,打下的棗子分揀出個大無傷的,由家裡的駝隊運往內蒙古、甘肅等地出售,有傷的殘棗曬乾了也能賣錢。

到了解放後,周家的果園經歷了合作化“入社”、歸入靈武城關公社果園大隊第二生產隊管理,聯產承包制後作價分給第二生產隊每戶所有,周俊分得60多棵。如今,周俊也有了自己的果園,5畝地300多棵長棗樹,全部由家裡的百年以上古棗樹培育而成。周俊說,古棗樹結的長棗好吃,味兒甜,儲存時間長。

棗樹種植史有多長

王安石《賦棗》中有言:種桃昔所傳,種棗予所欲。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

據《寧夏林業志》記載,棗樹為寧夏傳統果樹,有8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明朝弘治年間,靈武、中寧、中衛等地廣為栽培。清乾隆時期,中衛永康紅棗頗有名氣,中寧棗園堡一帶在民國前就是重要的棗產地,年產量達20萬公斤。

靈武建縣2200年,古稱靈州,又稱赫連果城,素有“塞上江南、水果之鄉”的美譽。史料記載:“明萬曆十三年(1585),這裡已是千棗樹、千足羊棗梨,東山隨地種植,士人購之,轉售江南。”

1991年-2005年間的《靈武市志》上這樣介紹靈武長棗的來歷:

靈武長棗源於東塔鎮園藝村一帶,逐步向東南延伸至果園、東塔、黎明等村,並輻射到臨河東、崇興、郝家橋等地。20世紀60年代,沿山一帶出土的明、清墓葬,發現有靈武長棗核,證明靈武長棗栽培歷史約500年左右。民國十八年(1929),靈武遭受特大低溫冷害,靈武長棗凍死很多,僅在東塔鎮保留萬餘株。2005年,經市林業局普查,有百年以上靈武長棗古樹13886株。

幾百年來,靈武人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傳承中,始終是“紅棗林繁欣歲熟,紫檀皮軟御春寒”,和棗樹生死相依,在“水田聲裡疑無路,棗樹花香又一村”的歲月流轉中,留下了許多美好的民間傳說,比如“天上王母蟠桃,人間靈武長棗”、“‘棗’生貴子”等靈武版本。

棗樹博覽園攬盡天下棗

靈武棗樹博覽園,位於靈武市城區中心地帶,佔地面積1820畝。它的前身就是居民眾多、基礎設施不全、環境衛生較差、集中萬餘百年靈武長棗樹的城郊村。

十餘年前,靈武市啟動“舊城改造工程”,將聚居在古棗樹林中的1922戶居民,搬遷安置於配套完善的居民小區。市財政累計投資8.2億元,於2008年開始建設棗博園,2010年建成佔地面積1085畝、包含兩個主題園區的一期工程;二期始建於2016年,2017年建成,佔地735畝兩個主題園區。

這個佔靈武市建成區公共綠地三分之一的大型棗博園,不僅修復、保護了寧夏乃至西北地區僅存古棗樹木“活化石群”,還陸續引進收納了全國近半數以上的棗樹品種,包括龍棗、金絲小棗、雞心棗、油棗、狗頭棗、棗脆王等326個品種。2009年,靈武棗博園被命名為“中國棗種質資源庫”。

如今,壯觀的棗樹博覽園,早已使靈武市因樹而綠、借樹而美,讓樹存續根脈,使人樂享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