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澧南西路片區:昔日的“貧民區”,今日的美食街

張家界澧南西路片區原來是讓市長和市民都沒面子的地方,典型的髒亂差貧民區。

2016年市政府啟動該片區的提質規劃工程,張家界規劃建築設計院接受規劃設計任務。唐副院長負責策劃,他把這個片區定位為張家界的集中美食片區。

經過精心規劃設計與打造後,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傳統建築元素渾然一體,吸引了眾多機構與民間資本投資美食小吃和特色客棧,像“爺爺的缽子菜”、“農門陣”等餐飲名企紛紛入駐。


張家界市澧南西路片區:昔日的“貧民區”,今日的美食街


如今這個街區車水馬龍,美味遍地,引來食客如雲,成為了張家界名副其實的美食社區。

將來很有可能成為中外遊客美食之旅的小目的地。

前半個月,張家界的海歸小羅辭去在長沙的白領工作,回到這個街區,利用自家小門面開了一家名為“嘁味兒”的轉轉小火鍋店,其形同麻辣燙,又如火鍋店,一個大轉盤,一屋小火鍋,全店四個人,食客如雲,把個才創業的小羅和她的夥計們忙得團團轉。


張家界市澧南西路片區:昔日的“貧民區”,今日的美食街


這種就餐模式借鑑日本回轉壽司店的經營模式,又有重慶涮鍋的底湯與調料特色,共有三四種不同的湯料,三十多種下鍋食材,葷素搭配,便宜的盤點2元,貴的15元,隨取隨用隨補,結算時按“紅綠藍黃白黑”的盤碟數來核計收費,十分愜意。難怪才開業,沒有打廣告就有如此之多的食客。


張家界市澧南西路片區:昔日的“貧民區”,今日的美食街


一個髒亂差社區經過規劃梳理就能激活投資吸引消費者,同樣的食材,用不同的烹飪方式,不同的用餐模式,不同的氛圍營造就能達至不同的經營效果。

唯變不破,一變則通。朋友,當你的店子,景區,街區不溫不火的時候,是否嘗試改變一下模式,從不同角度緯度高度來解構,或能開闢項目新的天地!

(盛世偉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