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甘州區:綠色田野譜新曲

甘州:綠色田野譜新曲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馬嶽榮

四月,在和煦的陽光下,筆者走進甘州區黨寨鎮陳寨村,看到了一幅安靜和諧的鄉村宜居畫卷:寬闊平整的村路、裝飾美麗的村民院牆、整齊的路燈、一座座蔬菜大棚、三三兩兩的村民……一切都是那麼溫馨美好。

這只是甘州區眾多鄉村的一個縮影。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行動的全面推進,甘州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增強,農業效益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環境越來越好……今年,甘州區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新時代的甘州農村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建設美麗綠色鄉村

甘州區農業資源豐富,今年以來,政府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引領農業農村發展,積極推進示範建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和人居環境改善,全面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努力開創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新局面。

按照市委“兩帶四區四線”和區委“一圈七帶”示範建設要求,甘州區深度挖掘整合張肅公路沿線產業、景觀、人文、旅遊等資源,著力抓好道路拓建和生態綠化帶工程,加快推進祁連村田園綜合體建設,啟動運營雙塔村特色民宿、速展村特色街區,佈局建設供港蔬菜、食用菌、特色林果基地,打造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帶。按照國道227線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規劃要求,深入開展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整治,大力實施土地整理和道路景觀建設,建設普家莊村?侯驛文化園、馬站村美麗鄉村、陳寨村共享農莊、六號村特色民宿,佈局建設高原夏菜、綠色林果基地及民俗餐飲綜合體,打造人居環境改善示範帶。

同時,甘州區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玉米制種產業效益,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加快發展食用菌、小雜糧、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加快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升級步伐,力爭80%以上規模養殖場實現標準化養殖。加大戈壁荒灘非耕地資源開發力度,加快建設巴吉灘神農菇業食用菌產業園,力爭年內建成2個千畝標準化戈壁農業示範園,新發展戈壁農業6000畝。這些工程的啟動實施,有效推動甘州區向著全國知名綠色農業城目標不斷邁進。

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措施,為建設更趨完善的產業體系、更加穩固的生產體系、更具活力的經營體系打牢了基礎,也為甘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蓄了更多力量。

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四月的甘州,春和景明,楊柳依依,走進甘州區花寨鄉餘家城村,在溫室大棚內,村民楊永鳳正在忙著整地、篩土、備苗盤……“以前我的地沒有承包,自從今年我的地承包後,收入有了保障,我們婦女們都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了,多虧了好的扶貧政策。”她興奮地告訴筆者。

近年來,餘家城村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脫貧戰役打響後,餘家城村與山東省種植大戶合作成立了張掖市甘州區餘家城高原夏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38戶。2019年,投資500萬元,建成高原夏菜種植基地一處,栽植高原夏菜1500畝,1萬噸恆溫氣調庫、佔地1600平方米蔬菜加工區陸續建成。2019年銷售收入達600萬元,實現利潤200萬元,解決就業人員150人以上,為進一步促進設施農業規模發展,鞏固精準脫貧工作成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和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產業保障。

在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甘州區持續推進精準扶貧,用足用好各項扶貧政策,爭取更多傾斜支持,繼續加大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紮實推進產業扶貧,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特色富民產業,積極培育扶貧車間、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等扶貧新業態,扶持壯大貧困村新型經營主體,夯實貧困戶脫貧基礎。全面落實“一戶一策”,深化“三合一”幫扶成效,實行差異化、精細化、滴灌式精準幫扶,確保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