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航天科工三院,中國版航天飛機有望上九天攬月!

我們偉大的領袖曾經寫出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種豪情蓋世的詩句。中國的蛟龍深潛器,已經把“下五洋捉鱉”進行了初步的詮釋。但是“上九天攬月”這件事好像除了“嫦娥”和“玉兔”對月球的一點點“打擾”外,還沒有多少建樹。


最新消息,航天科工三院,中國版航天飛機有望上九天攬月!

近日,央視報道了;中國科工三院正在研製中國自己的航天飛機,這種飛機被官方稱為“空天飛機”。這種飛機類似於美國NASA的航天飛機,可以多次重複使用。
最新消息,航天科工三院,中國版航天飛機有望上九天攬月!


這個研製計劃稱為“騰雲工程”,這種空天飛機可以在地面的機場起飛,然後進入太空執行任務,最後飛回地球然後機場著陸。不同於美國航天飛機的作用,它除了可以實現載人貨運和衛星發射外,還可以進行太空救援,作為太空旅遊載具等使用。項目計劃為用戶提供及時,廉價的太空服務。
最新消息,航天科工三院,中國版航天飛機有望上九天攬月!

航天科工三院院長張紅文介紹說:工程技術難度非常大,現在正在進行前期技術研發。這個計劃主要著眼於中國未來航天新一代發展項目。

驢哥觀點:

美國航天飛機在上世紀80年代實現首飛以來,一共建造了六架(第一架驗證機),其他五架正常執行任務的航天飛機,有兩架在使用中爆炸失事,這是安全方面。還有費用問題,每架航天飛機研發費用高達20億美元,每次發射和飛行的費用也達到5億美元之多,還有回到地面後還要進行大量的維修和檢查這也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新消息,航天科工三院,中國版航天飛機有望上九天攬月!

雖然當初研發航天飛機是為了取代一次性火箭降低使用成本,但是通過實踐後發現和當初立項時節約成本的願望背道而馳,實際費用遠高於設計預想。所以驢哥認為中國未來航天飛機計劃應該在研製之初就吸取經驗與教訓,在安全和成本方面多做文章才能在世界航天領域立於不敗之地。​


最新消息,航天科工三院,中國版航天飛機有望上九天攬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