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業拆遷賠償標準和範圍有哪些?如何提高企業拆遷補償?

導讀:現在拆遷,被徵地的情況特別多。不僅僅是住宅,耕地,公司也有很多拆遷的。當政府對企業用地進行徵用時,就會涉及到企業拆遷。一般情況下,企業拆遷會有一段時間停止營業,或者也有可能導致企業的倒閉。那麼,企業拆遷賠償標準和範圍有哪些?員工補償的依據是什麼?如何提高企業拆遷補償?下面,由小編為你講解有關內容,歡迎閱讀。

企業拆遷賠償標準和範圍有哪些?

2020年企業拆遷賠償標準和範圍有哪些?如何提高企業拆遷補償?

  1、房產價值賠償

  房產價值賠償方面主要由房產和土地使用性質決定;

  企業房產用途一般是工業廠房和倉庫,但也有部分住宅和辦公房,具體以房產證登記為準;土地使用性質也一般是工業用地。所以房產價值基本比較固定,對此彈性空間不大。基本以拆遷部門指定的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評估價值為參考值。

  2、設備設施賠償

  設備設施賠償方面爭議最大。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1)是政府拆遷政策和一般操作規程對此項目是適當賠償,而不是充分賠償;

  (2)是沒有中介機構能夠進行專業評估,無法出具評估報告;

  (3)是被拆遷方無法提供大量詳細的損失資料;所以雖然現在已有拆遷單位委託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進行此項目評估,但評估價值與企業實際損失差距較大。

  3、停產停業賠償

  停產停業賠償方面在國內處理上有不同標準。有些省份補償標準是每平方米300-400元,有些省份是一半,有些省份是沒有賠償。屬於可以協商部分。

  4、搬遷獎勵賠償

  搬遷獎勵賠償是固定的,基本上是每平方米一百九十元左右。

  無形資產的賠償爭議是最大的,一般在實踐操作中比較困難。理論上是存在的,但舉證和認可有比較大的難度,基本上是通過上述四塊賠償的充分賠償來補充。

企業拆遷員工補償的依據是什麼?

2020年企業拆遷賠償標準和範圍有哪些?如何提高企業拆遷補償?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如何提高企業拆遷補償?

2020年企業拆遷賠償標準和範圍有哪些?如何提高企業拆遷補償?

  一、要處理好和政府機關的關係

  因為我們業務領域的特定性,不可避免的要跟政府機關有交涉,維護好和當地政府的關係顯得“尤為重要”,況且一般拆遷中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政府很有可能就是利害關係的一方,在這種利益對抗中,如何既能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能兼顧政府形象,值得深究。

  一般我們建議,被拆遷人要積極和拆遷方談判,保持談判的渠道暢通,律師則從法律的專業角度方向出發依法辦事;如果政府幹涉被拆遷人在訴訟方面的工作,被拆遷人可以採取迴避態度,“有事可以跟律師溝通,具體事宜我們老百姓不太懂”,“律師看案件沒有進展就直接訴訟了”,“我們只是配合律師的維權”。總之在處理和政府的關係時,要雙管齊下,一個是談,一個是訴,談主要針對被拆遷人,訴主要有律師來進行操作,這樣才能取得以訴訟促進談判的效果。

  二、製作好損失報告

  企業拆遷,涉及的財產損失一般比普通拆遷嚴重,比如同等條件下額外的租金損失、停產停業損失、設備損失、營銷損失、人員安置費用,所以必須要製作好損失報告,並且要足夠詳細。通常,最好製作兩份損失報告,一份是保守損失報告,另外一份要全面詳細(也就是說損失要做的高一點),和拆遷人談判的時候,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區分出示哪份損失報告。

  如果是非常嚴格的談判,拆遷人也去現場勘察,那我們就要出示反映真實情況的損失報告;如果是有彈性區間的談判,拆遷人也不去查看現場,那我們就出示損失比較高的損失報告,因為協議一旦達成,房屋被拆了價值也就沉默了,誰也無法再現“真實”的現場,總之要在追求合法合理全面的補償價格,爭取做到政府撥給百姓的錢,就要落到百姓腰包裡。

  三、處理好租賃關係

  拆遷的過程中,補償款是同時補償給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所以承租人儘量和出租人達成“統一戰線”,共同應對拆遷補償談判,只有化零為整,統一認識,集體維權,承租人和出租人才能取到更加合理的補償。同時,我們也要提防租賃關係內部的分化,通常是出租人置承租人的權益於不顧,擅自和拆遷人簽訂協議,侵害承租人的利益。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徵地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相關問題,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點擊文章尾部“瞭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