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瘋狂的外星人》是一部讓我很困惑的電影,剛看完時覺得是一部胡編亂搞的喜劇,但把電影在腦裡復播了一遍後,我覺得我們誤解了這部電影。

這不是一部純粹的喜劇,而是一部諷刺電影。電影裡夾雜了很多意識形態上的東西,非常隱晦。很多情節看起來不合理,但確是精心安排的。這是一部需要帶著腦子去看的電影,如果帶著娛樂的心態去看,看後會腦子一熱,立馬給了個差評:這拍的什麼玩意?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在豆瓣,這部影片有一條熱門短評拿到了數萬個贊,內容是:

開場戲是美國宇航員在太空拍抖音嚇跑了外星人,你說弱智嗎?

看起來很有道理,但認真一想,這麼弱智難道主創們自己沒有發現嗎?真相只能是,這就是主創方故意為之的,目的是調戲歐美科幻電影裡表現出來的“高大上”。

電影開頭,宇航員在太空和外星人接觸時,背景樂用了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配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外星人飛船原型來自電影《降臨》,與外星人接觸穿的防護服也是《降臨》裡的同款,外星人形象則來自經典電影《E.T.外星人》。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降臨》劇照

古典音樂、太空服、飛船、外星人……這些元素營造出歐美科幻片“高大上”感覺,而甯浩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假大空”的東西通通從太空撞落到地面。

在中國一個落後城市的世界主題公園裡,古典音樂變成了土掉渣的民樂,太空服變成了戲服,飛船變成髒兮兮掛滿河道垃圾的鐵蛋,外星人變成了騷騷的南美剛果猴(剛果其實是在非洲)。

誤會,是《瘋狂》系列電影的精髓。《瘋狂的石頭》裡道哥把真翡翠當成假翡翠,《瘋狂的賽車》裡黑幫把骨灰當成毒品,《瘋狂的外星人》裡耿浩把外星人當成猴子。笑料,就是靠一個又一個的誤會來製造。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電影播放到後半段時,影院裡的觀眾是一陣又一陣地爆笑,但我卻笑不出來,因為總感覺怪怪的,不知道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

看後我仔細琢磨了半天,才看出來,這哪裡是耍猴,通篇都是在講“吃人”。

特工約翰參加戒酒互助會時,一個亞裔男子說美國隊長T恤給了他很強的精神力量,結果約翰一拿出槍,那男子立馬就慫了。這是在隱喻美國超級英雄電影折射出來的價值觀對亞洲青年的催眠,讓亞洲的青年活在一個虛幻的美國夢中,以為自己是個英雄,但一旦遇到力量,立馬變回狗熊。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約翰去見他老闆時,扒了他黑人手下的西服穿,隱喻了美國的種族歧視,對黑人的歧視與剝削。

約翰在巴西、俄羅斯等地方大開殺戒,隱喻的是美國的霸權主義,持著各種高尚理由,對其他國家進行侵犯。

特工約翰這個角色代表的就是美國的形象,總覺得自己才是天選之人,必須是自己去跟外星人交換基因。你會發現這個人很像美國間諜片里人物:黑西裝白襯衫,不打領帶,外表紳士,能力高超,喜歡懲惡揚善,主持正義。這是美國人的一種自戀,他們總以為自己國力強大,所以必須出來主持正義,卻不知世界被他們搞得千瘡百孔。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碟中諜6》劇照

甯浩在電影裡通過吃屎味基因球、喝外星人藥酒、把猴當大使各種啼笑皆非的劇情對特工進行醜化,來諷刺美國人的自以為是。把美國文化拉下神壇,揭露美國文化滑稽醜陋的一面,這是對舔美狗喚醒打臉。

在世界主題公園裡,人們在“倫敦塔橋”下面劃遊船,在“悉尼歌劇院”前面跳廣場舞,扮演自由女神像的工作人員在給“美國國會大廈”裡出來的人點菸。通過一個大遠景,你會發現猴山周圍都是印著星條旗的熱氣球,這個畫面在隱喻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正在被美國文化包圍、蠶食。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電影表現出了像《百鳥朝鳳》那樣的人文關懷。黃渤代表的傳統文化藝人,他們的生存空間正在被壓縮,他們只能苦苦堅守自己手藝,因為這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中國的文化,正在這個象徵著世界的公園裡,慢慢被侵蝕、消解。

對於自己國家,甯浩也沒有手軟,通過綿裡藏針的方式,把諷刺藏在笑料裡,來揭露國人的劣根性,這手段實在高超。

耿浩和大飛代表了兩類人,一類是愚昧卻心思單純的人,一類是聰明但貪慾很強的人,導演稱之為沒頭腦和不高興,對應的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耿浩的原罪在於他的反智,總是以自己有限的認知去看待陌生的事物,例如把外星人說成是猴;總是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就像看姜文的《邪不壓正》,最後記住的只是彭于晏光腚在屋簷上跑的劇情;就像有人看完了《外星人》,立馬用一句“中美合拍齊天大聖文體兩開花”總結了這一部電影,還覺得自己很機智。

大飛的原罪在於他的貪婪,總是用錢去衡量一個事物的價值,傳統文化賺不到錢,所以是垃圾;抓到外星人,想到的是把外星人賣成錢;看見外星人喜歡喝酒,想到的是這裡面的商機。在他眼裡,所有的事情都是生意,每天的工作就是算計。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大飛在片中不斷勸耿浩放棄耍猴,公園的老闆也想把猴山建成火鍋城,可見國人對金錢是多麼崇拜,對自己的文化,是多麼不自信。最後倒是老外繼承了老祖宗的香火,興高采烈地帶著鑼,跑去非洲抓猴子了。現實中難道不也是如此嗎?是外國人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對中國文化的敬畏,才使得一些傳統文化生存下來了。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我覺得甯浩請沈騰來出演大飛這個角色是別有用心,因為沈騰和黃渤代表了當前國內兩種喜劇類型,一種是沈騰的開心麻花系喜劇,一種是甯浩+徐崢+黃渤的黑色幽默喜劇。沈騰和黃渤的衝突,象徵了兩種喜劇類型價值觀的衝突。

片尾彩蛋有一個鏡頭很有意思,徐崢扮演的大BOSS跟沈騰擊掌了,卻沒有跟黃渤擊掌,而是把手變身一個手槍的形狀“斃了”他,這是在隱喻投資方青睞於沈騰這種能讓他們多賺錢的電影,而不喜歡甯浩這種理想主義黑色電影。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電影裡耿浩反覆說的一句臺詞“活人還能讓尿給憋死。”這句話大概就是甯浩想強調的——藝術家對待藝術的精神。崔健曾說“藝術就是讓活人不給尿憋死。”這句話怎麼理解呢?他的歌曲《藍色骨頭》可以給我們答案,歌詞裡寫到:

我要幹我最喜歡乾的,不管掙錢多少,

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個寫字的,

一開始我就只是想用筆發發牢騷,

可是誰知道一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

俗話說活人不能讓尿給憋死,

只要我有筆,誰都攔不住我……

把崔健歌詞裡的“寫字”替換成“拍電影”,就是甯浩想表達的——我才不管你們喜歡什麼,我就是要拍我想拍的電影,表達我想表達的。

電影裡哪個角色是甯浩本人呢?我覺得外星人。外星人本是一個高等文明,在地球上卻被當成猴來馴,它本來可以像齊天大聖一樣飛天遁地,你卻要它學騎自行、踩高蹺。

一旦電影人拍出來的電影太高端,觀眾看不懂,他們就會破口大罵:“這拍的什麼玩意?還我電影票錢。”想生存下來的電影人,就必須去迎合大部分觀眾的口味,製作些俗不可耐電影。

一個優秀的電影人,他本可以創造出更偉大的作品,卻被品味低下的觀眾用皮鞭和香蕉馴化成滑稽的小丑。世道變壞,是人們對藝術價值的低估和對藝術家的不尊重開始的。

《瘋狂的外星人》,原來通篇都在講“吃人”!

我們總是陷入一種思維:一切東西的價值,都用數字去衡量。票房高的是好電影,票房低的就是爛片,卻不知這世上還有很多珍貴的東西是無法用數值衡量的。

但願這世上少一些像大飛這樣的勢利眼,多一些像耿浩這樣的一根筋,這樣我們的文化才能更豐富,才會有更偉大的藝術家。感謝甯浩這樣的不向世俗妥協的藝術家,你沒有做錯,我支持你。

作者:非相君

鏈接:
https://www.jianshu.com/p/b7f921c3e4bd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