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很多父母都知道,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的育兒理念再也不是「我說你做」的上下級關係、軍事化管理的模式了,而是更多地追求民主平等,追求「我們一起做」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權利和選擇。

可是很多父母也很快發現,在育兒道路上哪有那麼簡單,自己的孩子並不像教科書上所呈現的那樣理想,這些父母會發現,很多育兒書上的「技巧」在現實生活中一點用都沒有。

特別是在「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這件事上,教科書會說孩子渴望有決策的權利,所以要給孩子出 A/B 選項,還給出這樣的例子: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喝奶時間)

媽媽:寶寶,你要喝牛奶還是酸奶?

寶寶:牛奶!

媽媽:(暗自偷笑 )

但是,在現實裡,寶寶不會按常理出牌。絕大多數情況反而會是這樣:

(喝奶時間)

媽媽:寶寶,你要喝牛奶還是酸奶?

寶寶:不要!不要!都不要!!!

媽媽:

更讓人不解的是,育兒書上明明說這是兩歲左右才會出現,結果自己的寶寶才一歲多就這樣了~

其實,這種情況通常來說有兩個原因:要麼是孩子太累了,要麼是給出的選擇不適合孩子來做決策。

一「我實在太累了,不想思考了!」

其實,對一個選擇做出決定,不管這個選擇是否重要,都需要消耗相當多的精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Facebook 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每天都穿同一風格的衣服:節省腦力。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所以,當孩子的「電量」已經很低,這時候父母還拋給孩子一個選擇題,這就像當你疲憊不堪時隊友還問你「你想用淺藍色水杯還是深藍色水杯來喝水呢?」那樣的感受:非常不開心!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這時候,父母還有三張王牌:

  1. 直接替孩子做出決定:
    我去給你拿一瓶牛奶吧!
  2. 把選擇題換成是否題,讓孩子更容易決定:你平時喜歡喝牛奶,你現在想要一瓶嗎?
  3. 先讓孩子緩一下,等孩子有更多精力的時候再讓孩子做決定。

二父母給出的選擇應該適合孩子的心智

孩子的決策能力會隨著自己的成長和磨練逐漸變強,但是有一些父母卻忽略孩子已經長大了(畢竟,自己的寶寶永遠都是小寶寶,不是嗎?)。

如果這時候父母問一些對孩子來說無關緊要的選擇,這即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也不能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和解決問題,更不能幫助孩子學會做出好的選擇。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所以,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能力及時調整選擇題對孩子的重要性,讓孩子總是能夠承擔一些適當的責任。

這裡還要提到另外一個極端:有一些父母自從知道給孩子做選擇的重要性後,就什麼都讓孩子做決定。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這種「你自己做決定吧,沒有人會管你的」是很危險的!

孩子需要父母給予一定的界限與結構才能感覺到安全。

而太多或者太複雜的選擇只會讓孩子覺得不知所措。孩子會因此肩負著病態的壓力,繼而對健康的身心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所以,父母給出的選擇即不能對孩子無關緊要,也不能太重。有漸進地給孩子更多的決策權,才是正確之道。

接下來是基於年齡的建議,但是由於每個孩子其實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節奏,所以父母應該按照自己的孩子來進行調整。

3 歲之前:小小的選擇

其實,一歲之前的小寶寶也會通過視線和動作做出自己的選擇了:他們會更喜歡人臉,會更偏向媽媽的聲音,會伸手去拿想要的玩具。

但是,這種選擇通常是本能的,不加以思考的。寶寶真正能夠做出思考的選擇是當寶寶能夠理解東西不會因為看不見而消失之後,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就開始給寶寶一些簡單的選擇了。

問題是,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會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有,而且他們會意識到每次做出一個選擇就意味著失去其他選擇,所以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做出一個選擇需要很強的自控力。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這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提供非常有限的選擇,讓孩子從兩個選項開始做決定,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認真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

這些選項最好是可以展示的。比方說,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在玩具間做決定,那父母就應該整齊地展示與選項一樣數量的玩具,把其他的玩具收起來。

同時,父母不應該逼迫孩子做出選擇,而是應該給予適當的時間讓孩子思考,但是這時如果孩子並不願意思考,那就應該參考之前所說的,使用那三張王牌中的一個。

3 到 4 歲:更高的決策權,更多的反思

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已經會有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夠清楚地表達出來,還時常會對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產生強烈的感受,而且在決策上已經能夠開始彰顯自己的性格了。

所以,父母與這個階段的孩子共處時,不單單應該給予更多的決策權,而且還應該給予孩子解釋自己的選擇的權利。

這有助於加強孩子反思的能力,繼而幫助孩子在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

問題是,很多孩子一開始並不能有結構地解釋自己的選擇。所以,父母在平時生活中應該多解釋自己的選擇來引導孩子模仿自己,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比方說,告訴孩子: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因為現在外面在下著雨,所以我們不能出去,只能在家裡玩了。

在這裡,很多父母會犯一個錯誤,會給孩子一個「假決策權」。也就是說,明明不會允許孩子出去,卻會問孩子「外面在下著雨,你想在家裡玩還是出去啊?」。

如果孩子選擇出去玩,但是父母又不採納,那會打擊到孩子的自我價值,減少孩子對做出選擇的積極性。所以,如果孩子本身對一件事沒有決定權,父母就不應該給出選擇,而是直接給出自己的預期。

5 到 6 歲:更理智的選擇

在這個階段,由於幼兒園老師通常都會鼓勵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且父母也更願意相信孩子的選擇,所以這些孩子比之前有更多地自由選擇空間。

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懂得每做出一個選擇,就有相應的後果,而且這個後果不單單可能會影響到自己,還可能影響其他人,所以這些孩子會比之前更理智地對待選擇。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結果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起任何時候更喜歡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且也會更在意。他們會更積極並且理性地選擇做什麼、跟誰做、怎麼做等問題。

所以,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應該繼續給予更多的決策權。前提是,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仍然在父母自己的可控範圍內。

為什麼給孩子做選擇,孩子卻說「不要不要」?

也就是說,父母應該時刻保持清晰的界限,不允許的事情就是不允許。絕對不能因為想給予孩子更多的決策權,而讓孩子選擇過馬路時牽著手還是自己走。

雖說如此,但是父母仍然可以對這些孩子無法做出的決定與孩子討論,鼓勵孩子思考為什麼他們還沒有能力做出這些決定。

總 結

給予孩子做出自己的決策的機會,不單單能夠讓孩子覺得自己重要而減少哭鬧,而且還能夠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並學會承擔責任和解決問題,讓孩子在未來做出選擇的時候,能夠更有可能地做出一個好選擇。

但是,父母要清楚地知道什麼時候給出選擇,給出什麼選擇,這能夠避免因孩子拒絕做出選擇而產生的尷尬。

所以,在父母合理的界限內,給出一個適合孩子心智的選擇,才是正確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