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幹倉、溼倉之辨

幹倉後發酵,也稱之為自然陳化普洱茶。溼倉後發酵,通常稱之為黴變陳化普洱茶。形成溼倉茶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商人為了使新鮮的普洱生茶能及早飲用,從而立即銷售獲利而使用的方法。一般在市面上看到的溼倉茶,絕大多數是由生茶製成的,極少看到有熟茶的溼倉茶。近來有一批普洱茶,是做成輕度發酵熟茶,而後再加以溼倉陳化,其茶性的確比較接近熟茶的真實特色。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也就是為了能夠提前飲用,馬上出售,與溼倉茶的功能目的一樣。分辨幹倉與溼倉普洱茶的方法,可以從外形、氣味、湯色和葉底看出來。

普洱茶幹倉、溼倉之辨

幹倉普洱茶的條索結實、顏色鮮潤、油麵光澤,充分表現了茶葉的活力感;而溼倉普洱茶的條索鬆脫、顏色暗淡、粗糙黑綠且茶葉表面或夾層留有綠黴或灰黴。一些發黴不久的,或發了黴又加密封的茶,在一打開時,就會從茶葉中發出一股嗆人的黴味。如果發黴很久了,如“圓鐵”普洱茶於二三十年前黴變過,後移到幹倉回倉,則其茶本身已經聞不出黴味來,但在茶湯中仍然會有一股撲鼻的黴味。如果發黴超過二三十年以上,茶湯中的黴味會很弱,甚至聞不出來了。

普洱茶幹倉、溼倉之辨

幹倉生茶的湯色是慄紅色,陳期在七八十年以上的,略轉深栗色。如干倉陳化的“圓鐵”普洱茶,茶湯呈鮮慄紅色,是典型幹倉生茶的湯色,而“同慶”老號的普洱茶,則已經轉向深栗色了。溼倉茶的茶湯與熟茶一樣呈暗栗色,甚至變成黑色。七子餅普洱茶,茶湯呈現暗栗色,是典型溼倉茶的湯色。

普洱茶幹倉、溼倉之辨

幹倉普洱茶的葉底是果黃色至深栗色,質地活而柔軟,其生茶的葉底,在幹倉長期陳化過程中,顏色變化不大。“同慶老號”近百年的普洱茶,可將當年的活力泡出來,葉底仍呈現出新鮮栗色,使人感覺有如回到百年前易武大茶山那種心曠神怡的人文自然環境中。溼倉普洱茶的葉底,是暗紅色或是黑色。溼倉生茶和熟茶的葉底顏色很相似,但熟茶葉底質地是乾硬的,而溼倉生茶葉底沒有彈性,是腐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