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考——由小東西看大歷史

原創: ​高宇 青蘊江南

餘性迂闊,喜考據一些“沒用”的東西。嘗自我催眠:無用即有用,有用即無用,大道也。

若干年前餘尚混跡歷史群中,有群友偶提問笏到底是怎麼回事。別人說過即過,倒引餘痴性大起,遂做考據一番,記史料若干。今加整理,乃成此文。

笏,亦稱手板或手版。目前有明確記載其成因的,是在南梁周遷《輿服雜事記》裡,其曰笏為漢高祖“偃武修文”所制,是以可以採信為漢代已正式開始使用。

當然,也會有所謂歷史“方家”出來駁斥。因為在《尚書·周書》裡有記載稱周武王已用笏,那自然劉邦就要把原創的名頭拱手讓出,而笏的歷史也可以上翻幾百年。不過自康有為《新學偽經考》以來,現行《古文尚書》是否真正先秦古籍在晚清即已成疑。後再經顧頡剛諸先生抽絲剝繭,認同其為西漢末劉歆偽託而作者已多。即使未成鐵案,但至少極為可疑。因此把笏出周武之說視為新儒學依漢制而加於西周,邏輯也算得通順,是以未足為信。

至於《禮記·玉藻》所謂: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度二尺有六,其博二寸”雲道理與上相同。《禮記》亦疑有西漢儒家偽託成分,況此記載並有兩處漏洞:

其一,天子持笏何用?笏早期作用是隨時記“上之言”,歷代皆有史官孜孜不倦記當朝事,編為《實錄》,何須天子勞神再如寫日記般在笏上隨時記自己之言,天子亦沒有寫回憶錄的任務與麻煩,更不用記錄自己說了什麼;

其二,據出土漢尺實物,漢一尺=23.1釐米,則“二尺有六”為60.06釐米。若天子之笏以玉為之,那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大石條子。周天子身上一個脖頸至膝的組玉佩已不下幾十斤,再加半米多長一大石條,則當老大至為辛苦,必然皆為頸椎增生和腰間盤突出之典型病例。

因此,《玉藻》所記尺寸應為象牙及竹木之笏的尺寸,而所謂天子持玉笏恐是從“王執鎮圭”演繹而來:《周禮·春官·典瑞》曰王搢大圭,執鎮圭,又據《周禮·考工記》雲“鎮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而宋代聶崇義《三禮圖》中所繪五帝畫像,其所執之圭乍看上去確乎很像是笏。


笏考——由小東西看大歷史

《三禮圖》插圖,天子手執之圭很容易與笏搞混

《打金枝》各個傳統劇種裡幾乎都有,算是戲曲裡的“神劇”。之所以喜聞樂見,大約因為它幫老百姓營造了那一點“君王講理”以及“皇上孩子錯了也打得”的美好幻想。它還有個名字叫《滿床笏》,講得是“打金枝”事件的源起:郭子儀過生日,七子八婿祝壽,皆是官員,所以笏板放了滿床,折射出郭家的富貴燻灼。殊不知歷史上的郭子儀功成歸朝後,無一天不生活在兔死狗烹的忐忑恐懼中。那滿床的笏,在歷史上也未必全是勳貴的象徵。

《晉書·輿服志》:

古者貴賤皆執笏,有事則搢之於腰帶。

則此物從西漢到曹魏是所有朝臣都執的,手裡有事做就插在革帶上。

另據《輿服雜事》:

五代以來,惟八座尚書執笏,以筆綴手版頭,紫囊裹之。其餘王公、卿、士但執手版,主於敬。不執筆,示非記事官也。

周遷南朝梁人,這裡的“五代”就指的是曹魏、晉、宋、齊、梁。

尚書出現於兩漢,當時遠不是什麼部級幹部,只是皇帝私人之宦,歸於九卿之少府。最早為五尚書,東漢末始有八座之名。自曹魏而兩晉南朝,八座尚書趨於成熟。初時,八座尚書地位甚高,正經扮演皇帝的顧問或智庫,類似於美國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後來,漸被中書舍人侵奪其位,退而為皇帝秘書處而已。《通典·卷二十二》:

及靈帝以侍中梁鵠為選部尚書,於是始見曹名,總謂之尚書檯,亦謂之中臺。大事八座連名,而有不合,得建異議……魏置中書省,有監、令,遂掌機衡之任,而尚書之權漸減矣……自魏晉重中書之官,居喉舌之任,則尚書之職,稍以疏遠。至梁陳,舉國機要,悉在中書,獻納之任,又歸門下,而尚書但聽命受事而已。

“聽命受事”成八座尚書的唯一工作內容和職責,即秘書之任。老大隨時髮指示,秘書必然要時時記錄,然後傳達。為此,和現代秘書隨身必帶筆記本一樣,在沒有筆記本的時代,八座尚書需要把笏當筆記本或iPad使用。至於他官則無此需要,因此笏自南北朝起,已成為一專用的朝儀用具。

《正字通》:

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以粉飾之。


笏考——由小東西看大歷史

嚴嵩畫像,其手中所執為明代之笏,當為象牙所制

明覆唐禮,因此隱約可知,唐宋皆應如是。


笏考——由小東西看大歷史

王安石畫像,其所執之笏,從露出部分已可看出頗長,應該即是依《禮記》規制所制

可知,至少四品以上的象牙笏,價值不菲。因為唐宋以來,中國之大象已經退居西南,越來越少,象牙逐步進入奢侈品之列。那麼關於笏,就還有一個涉及“經濟”的問題,就是官員們手裡作為朝儀一部分的笏,由誰買單。


笏考——由小東西看大歷史

王陽明畫像,此明代之笏及手執之法十分清晰

笏在古代大型類書中歸於《服章》,與璽、綬、袞冕同類。由此推之,大概率屬於官制而非官員自制。根據古代官作製造業的管理體系,在唐及以前,笏的製作應屬少府監之尚方暨中尚署執掌,而宋代則應歸於工部文思院。至明代,就當歸屬內府監,由太監執掌其製作。

至此,有關笏的零七八碎基本已經齊了,不足之處,尚待他賢補缺。從小東西里能歸置出點大歷史,可能也是一種角度和樂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