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原生家庭的罪,房似錦是不是能生活的更好?

最近廣受大家喜歡的電視劇《安家》裡的房似錦就是被原生家庭的所束縛的一個角色,一開始不敢反抗親戚的威逼,到後面敢於說“NO”,我們在劇裡也不難看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上次小編跟大家聊到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推薦給大家的《原生家庭》這本書大家有看嗎?其實大家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會一直一直的回想到自己的童年和整個大家庭的情況,可能你還會想到童年的很多事情,你可能會痛哭流淚,可能想大喊發洩出來或者抓狂,這時我們需要先深呼吸,已經全部是過去式了,我們要學會和過去說再見,對嗎?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經歷一些挫折,尤其是80-90後,可能經歷的更多一些,小編也一樣,童年也不是很美好,其實我在讀完《原生家庭》這本書的時候,我想的並不是為什麼我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為什麼我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為什麼我會有一個語言暴力的爸爸,而我在想的是我父母的那個年代,能夠接受到高中教育,那就相當不錯了,那個年代家裡有個電視機可能就是條件非常好的家庭了,他們根本接觸不到這些知識,所以我們想想我們的父母其實也是孩子,父母和我們一樣遭受著這些負面影響,與其我們去傷心怨恨,不如我們帶著我們的父母一起解決這個問題,不是更好嘛。

來!話不多說,我們來聊聊如何解決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

學會擺脫和父母的糾纏

我們要從觀念、感受、行為這三個層面上學會擺脫。否則的話,無論你是對抗還是順從,你都沒有擺脫父母的影響。給大家看一段話。

緊密糾纏的親子關係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孩子為了安撫父母,而不斷地屈服,無論孩子自身有何種需求和期待,他們永遠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第一位。另一種的表現截然相反,當孩子大吼大叫、威脅父母,或者(與)父母完全形同陌路的時候,其實他們和父母的關係仍然密不可分。這種類型雖然看起來不同,但實質上,父母仍然緊緊控制著孩子的感受和行為。只要你對父母的感情很強烈,無論順從或者牴觸,你就仍然賦予了他們在感情上,折磨你的權利,使得他們可以繼續控制你。

就是說只要父母還是可以撩動你的情緒,那就證明你依然在跟你的父母不斷糾纏,所以我們要學會在情緒激動的時候避免和父母接觸,因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你的想法和判斷或出現大量的偏差。我們得慢慢的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學會舒緩情緒能夠冷靜地處理家庭關係。

如果不是原生家庭的罪,房似錦是不是能生活的更好?


學會情感的獨立

注意!情感獨立不是離家出走,不是說你跟父母沒有關係了。情感獨立是你要學會擁有選擇的權利,以及質疑的自由。我們的父母不是完人,也會犯錯誤做錯事情,所以你可以認為他們有些事情做的是不對的,這就是獨立的情感,獨立的人格。


學會分辨戶性回應

什麼是非辯護性回答呢?比如說,哦,我明白了,這樣啊,你當然有權利堅持你的意見、很遺憾,我不贊同你這一點。讓我想想,很抱歉讓你傷心了,我也狠難過,這些都是非辯護性的回應,用這些詞彙能夠使我們去冷靜、理智地跟父母對話,而不是和父母不斷地爭吵。


學會對自己負責

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對自己負責。


如果不是原生家庭的罪,房似錦是不是能生活的更好?

學會與父母對峙

好了,最後重點來了,就是與父母對峙

這本書的作者強調說,“一勞永逸地解決克服(面對)父母時的恐懼,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跟父母對峙。”

與父母對峙的時候,你要做到的就是學會直面恐懼。我們與父母對峙不是要報復他們更不是懲罰他們,不是向他們發洩憤怒,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他們很難。與父母對質的目的是為了直面他們,徹底克服面對他們的恐懼,告訴他們實情,為你們此後的關係定位。與父母對峙事實上是為了改變自己,為了對自己產生療愈的效果。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有很多不滿,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父母對你發火,在你出門前父母不停地催促,或者在很多事情上父母總是謾罵,使你內心特別恐懼,不喜歡和父母交流,我們就可以用給父母寫信的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信件裡要寫清楚,父母曾經對你做的事情,你當時的感受,給你帶來怎樣的影響,現在對父母的要求。也可以用面談的方式,淡然面談的壓力會很大。


如果不是原生家庭的罪,房似錦是不是能生活的更好?


好了!簡單跟大家聊這些,這本《原生家庭》特別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讀,這裡小編想說,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去教育我們的子女,多學一點育兒知識,就少一點傷害,讓我們每一個小天使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