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努力做大做強“金張掖夏菜”烏江鎮謝家灣村供港蔬菜基地品牌

4月21日,走進張掖市甘州區烏江鎮謝家灣村供港蔬菜基地,一眼眼噴灌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綠油油的菜苗兒已經鑽出土地欣喜地舔舐著晶瑩的露珠,遠處勞作的菜農正手腳麻利的清除之前地裡鋪設的地膜,深圳鴻福農產品有限公司在烏江鎮謝家灣村千畝供港蔬菜基地上種植的菜心、芥蘭、銀絲王、鶴鬥白等近20個蔬菜品種已經全部發芽。種植基地上一幅熱火朝天的春忙圖景。

我市努力做大做強“金張掖夏菜”烏江鎮謝家灣村供港蔬菜基地品牌

任承麗是烏江鎮謝家灣村的村民,自家裡的土地流轉以後,多餘時間就在深圳鴻福農產品有限公司打工。“一年工作7個月,每個月平均收入4000塊錢左右,加上土地流轉後的收入,整年下來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基地自建設以來,先後從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引進300名產業工人從事基地管理、生產、作業,用嚴格制度和規程組織生產,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保障了供港澳蔬菜產品的優良品質。基地引進的產業工人全部經過統一培訓認證上崗,工作技術嫻熟、吃苦耐勞,生產效率高,為基地的良好發展做出貢獻。


“2017年2月引進深圳鴻福農產品有限公司,打造3000畝供港蔬菜基地的基礎上,今年3月,又引進深圳市福之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烏江鎮元豐村落實供港蔬菜基地2000畝,至此與謝家灣村連片形成了甘平公路沿線5000畝供港蔬菜基地,成為張掖市供港蔬菜的品牌基地。”甘州區烏江鎮黨委副書記王開鋒認為,要持之以恆的打造供港蔬菜基地作為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的努力抓手,這樣實現農民增收的同時,實現農業增效,有助於農民的產業結構調整,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我市努力做大做強“金張掖夏菜”烏江鎮謝家灣村供港蔬菜基地品牌

“張掖是一個生產優質農特產品的絕佳之地,豐富的農業資源、完善的灌溉體系以及絕佳搭配的水土光熱資源,在憑藉‘一帶一路’的東風,我們有望叩開中亞和歐洲蔬菜市場大門。”王開鋒提起供港蔬菜基地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滿。近年來,烏江鎮立足區位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產增收作為首位產業來抓,憑藉公司在香港、澳門等地銷售市場的相對優勢,實現南菜北種、南工北用、北菜南銷的產業格局,有效帶動甘州區蔬菜產業發展,擴大我區蔬菜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助力甘州蔬菜新品牌打造,真正把蔬菜產業向生產、加工、運輸“三產融合”為一體方向推進,在穩固香港、澳門銷售市場的同時,努力拓展進出口貿易,搭乘“一帶一路”的東風,積極開拓國外市場,進一步提升“金張掖農產品”的知名度。

據記者瞭解,就在不久前,甘州區烏江鎮謝家灣供港蔬菜基地經過三年的運作,所生產的各類蔬菜深受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南方市場的好評,經過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實地核查評估並公示,該基地被評為2019年深圳市“菜籃子”基地。

我市努力做大做強“金張掖夏菜”烏江鎮謝家灣村供港蔬菜基地品牌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綠色有機為方向,大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形成了日光溫室、鋼架大棚、露地等生產模式並行,高原夏菜、反季節蔬菜、加工蔬菜等類型齊頭並進的蔬菜產業發展新格局。2019年底,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82.4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4萬畝,蔬菜總產量達到300萬噸,實現產值45億元。建成供港澳蔬菜基地2.8萬畝,標準化種植小區(園)93個,認證有機、綠色和無公害蔬菜類產品125個,地理標誌產品2個,統一註冊使用“金張掖夏菜”集體商標。全市發展冷鏈物流企業94家,建成冷藏保鮮庫74座、總庫容110萬噸,有50多家企業對西歐、中亞、東南亞等國家開展蔬菜自營進出口貿易和出口供貨貿易。(記者 鄭明圓 陳虹 趙桐 張海燕)


來源:張掖市廣播電視臺

編輯:李永傑

責編:張文強

審核:萬福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