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的遊戲業務這是要瞎?

話說,差不多是從去年開始,八姐在跟做遊戲的盆友聊天時,大家都在驚呼,頭條殺進來了,薪水職位很誘人啊,然後還悄悄地問我,“你說我要不要動一動?”好吧,你這是讓八姐分分鐘變職業神婆了啊。


而到了今年初,關於頭條做遊戲的消息更是各種震動了遊戲界,比如神馬頭條的休閒遊戲簡單做做居然就做到第一了?再比如,頭條真的是挖了好多人做自研遊戲啊。不過,最近,做遊戲的盆友在跟我聊天時,畫風就變成了這樣——你說,頭條做遊戲是不是認真的?居然讓一個負責戰略投資的負責人去統管遊戲大局,這簡直瞎胡鬧啊?而且江湖傳言說這個vp下課了,你看看,這麼搞不行吧?反正種種傳言,這都顯示頭條的遊戲有點不太妙啊。


今日頭條的遊戲業務這是要瞎?


好吧,第一,八姐只能說,貴圈真亂;然後,八姐要說,果然,你們真的是好關心好關心頭條的遊戲啊。不過,這些傳言是不是都是真的呢?頭條做遊戲是隻想著賺筆快錢、玩玩票而已嗎?連用人也是這麼不嚴肅不認真嗎?


別說,八姐還真的是找了熟悉頭條的盆友聊了聊,還簡單研究了下,感覺,其實完全不是這個樣啊。


首先,那位戰略投資出身的vp,並沒有下課啊,而且,他今天還官宣說,字節跳動的遊戲業務今年還將繼續招1000人。


今日頭條的遊戲業務這是要瞎?


其次,頭條安排一個負責戰略投資的vp去管遊戲,其實也不是拍腦袋的決定。


八姐聽說,其實,嚴授算得上是頭條遊戲的最初構建者。早在2015年,今日頭條就開始調研遊戲行業的情況,為進入遊戲行業做準備。當時調研的負責人就是嚴授。


隨後,字節跳動更是收購了一系列遊戲公司,包括,墨鵾科技、上禾網絡、深極智能等。你說,作為戰略投資負責人的嚴授跟這些公司熟不熟悉?算不算交易的實際操刀人?


而且,八姐也聽說,其實吧,跟很多公司不同的是,字節跳動內部對“戰略崗”非常重視,除了公司層面有戰略部門外,每個垂直業務也都有戰略崗位,對業務的市場、全球化和未來進行分析和建議。


今日頭條的遊戲業務這是要瞎?


所以,這麼整體看下來,也許在字節跳動的高層們看來,嚴授雖然不是做遊戲出身,但他了解市場、有前瞻性、瞭解頭條的遊戲業務邏輯,還熟悉收購的公司,可以更好地捏合被收購公司的人員,總體協調,還真是負責遊戲業務的合適人選吶。


另外,別以為字節跳動只想在遊戲賺筆快錢了,人家還真是冒著掉血的危險要長期投入做遊戲的。


其實吧,雖然字節跳動的休閒遊戲在去年的發展震撼了遊戲行業。不過,八姐也有熟悉遊戲業的小盆友說,休閒遊戲本質上還是一門流量變現的業務,這本來就是頭條最擅長的事情。真正衡量一個公司遊戲做得好不好,還是要看自研遊戲特別是重度遊戲做得好不好,因為這才是真賺錢的。


因此,之前就有猜測的聲音說,頭條會不會是隻想賺筆快錢,然後在遊戲自研上試試水,一旦發現虧損太多沒做起來就撤?


不過呢,根據八姐的瞭解,做遊戲是字節跳動的長期重要戰略呢。八姐聽說,對待遊戲業務,字節跳動內部的共識是,“長期看好,持續投入,不會計較短期得失”。


當然啦,字節跳動做遊戲,雖然態度是認真的,投入是巨大的,但註定不會是那麼容易的。畢竟,你看看,人家騰訊和網易,那是積累了多少年才幹成這樣的啊。而且,人家做遊戲有歷史經驗,有人才壁壘,還有品牌效應,有渠道,字節跳動要想把遊戲真正做起來看上去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不過呢,話說回來,即便是牛掰如騰訊,要想搞一個靠譜的工作室,要想捧紅一款自研遊戲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比如,騰訊現在最成功的遊戲工作室天美,可是為微信遊戲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啊。但這個工作室最初120人的團隊此前主要從事移動遊戲的研究工作,沒有任何成功商業化產品的開發經驗,儘管不缺流量,最初兩年多也是虧損了2000多萬元啊。


所以啊,八姐覺得,對於頭條的遊戲,我們也不要太悲觀,還是要認真關注的。畢竟,字節跳動有流量,有錢,還願意長期投入,萬一哪天真的一不小心像抖音那樣火起來了、真的正面剛騰訊了呢?你們說是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