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 | 疫情期間 在家學習 科學用眼

健康科普堂 | 疫情期間 在家學習 科學用眼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戶外活動減少,但是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孩子的視力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家長的擔憂。學生們在"居家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科學護眼。

一、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要求

線上學習期間,應限制線上學習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1.線上學習時間,小學生每天不超過2.5小時,每次不超過20分鐘;中學生每天不超過4小時,每次不超過30分鐘。  2.減少線上學習外的視屏時間,除教育部門安排的線上教育時間外,其他用途的視屏時間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

二、電子產品選擇和擺放要求  

線上學習期間,要特別注意用眼衛生,做到合理選擇和使用電子產品,確保科學用眼。  

1.電子產品的選擇  (1)儘可能選擇大屏幕電子產品,優先次序為投影儀、電視、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  (2)應選擇屏幕分辨率高、清晰度適合的電子產品。  (3)使用電子產品時,調節亮度至眼睛感覺舒適,不要過亮或過暗。 

2.電子產品的擺放  (1)電子產品擺放位置應避開窗戶和燈光的直射,屏幕側對窗戶,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  (2)使用投影儀時,觀看距離應在3米以上;使用電視時,觀看距離應在屏幕對角線距離的4倍以上;使用電腦時,觀看距離應在50釐米(約一臂長)以上。  (3)電子產品(如電腦)擺放時,應保證其屏幕上端與眼水平視線平齊。

三、讀寫姿勢  

線上學習期間,兒童青少年應及時調整假期學習安排,做到以下讀寫要求。 

 1.觀看屏幕聽課時,可保持肩部放鬆,上背部擴展,上臂與前臂成90度角,腕放鬆,規則地呼吸。 

 2.在看書和寫字時,要做到"三個一"讀寫姿勢:①眼睛距離書本一尺(約30釐米)②身體距離書桌一拳③食指距離筆尖一寸(3釐米)。

3.不躺在床上或沙發上視屏學習。

健康科普堂 | 疫情期間 在家學習 科學用眼

四、眼放鬆 

線上學習期間,增加活動性休息時間不僅可以放鬆睫狀肌、減緩眼疲勞,還可以減緩大腦的疲勞、提高學習效率、緩解緊張情緒。  

1.視屏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稍用力閉眼、睜眼,上下左右轉動眼球,放鬆眼睛。 

2.學習期間遵循"20-20-20"口訣:看手機及電腦等20分鐘後,要立於窗前、陽臺或門前,向遠處20英尺(6米以上)眺望,至少20秒以上。連續看書寫字超過30-40分鐘後,至少活動性休息10分鐘。

健康科普堂 | 疫情期間 在家學習 科學用眼

3.建議每天做兩次眼保健操,可以改善眼周血液循環,緩解視疲勞。做眼保健操一定要先洗手,動作要規範,找準穴位,力度適中,閉眼放鬆。

健康科普堂 | 疫情期間 在家學習 科學用眼

五、採光與照明要求  

疫情期間,家庭是兒童青少年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家庭採光和照明狀況對兒童青少年的用眼衛生至關重要。  

1.將書桌擺放在窗戶旁,使書桌長軸與窗戶垂直,白天看書寫字時自然光線應該從寫字手的對側射入。  

2.若白天看書寫字時光線不足,可在書桌上擺放檯燈輔助照明,放置位置為寫字手的對側前方。  

3.晚上看書寫字時,要同時使用書桌檯燈和房間頂燈,並正確放置檯燈。  

4.家庭照明光源應採用三基色光源照明設備,檯燈色溫不宜超過4000K。  

5.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燈,即不能直接使用燈管或燈泡,而應使用有燈罩保護的燈管或燈泡,保護眼睛不受眩光影響。  

6.避免書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產生眩光的物品。

六、合理安排每日生活 

疫情期間家庭應營造良好的氛圍,家長幫助孩子保持學習規律和生活節律,保證孩子作息規律、睡眠充足、體力活動適量。  

1.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小學生應達到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  

2.居家學習時,應避免形成晚睡晚起等不良習慣,以減少對生物鐘的干擾。  

3.家長應督促孩子保持學習規律和生活節律,多開展互動性趣味遊戲,增進親子交流。  

4.兒童青少年每日協助家長做適量的家務勞動,例如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洗碗、做飯等。  

5.家長可安排孩子在小區內進行戶外活動,開展跳繩、拍球、打羽毛球、健身操等活動。

七、注意手衛生和眼健康

 保持手衛生習慣是保證眼健康的重要因素,勤洗雙手可防範病毒細菌感染,有效預防眼部感染性疾病。 

1.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要洗手,採用"7步洗手法"並保證20秒以上的時間。  

2.不用手揉眼睛。  

3.如果眼睛出現乾澀、異物感、有燒灼感、癢感、畏光、眼紅、眼痛等症狀時,應停止視屏行為。如症狀不能緩解,必要時去醫院就診。  

4.發現兒童歪頭視物、頻繁眯眼和擠眼等與近視相關症狀時,應適時休息和運動,必要時去醫院就診。

八、瞭解一下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

蛋白質:魚、蝦、肉、蛋、奶等。

鈣:牛奶、乳酪、豆製品、蝦皮、紫菜、木耳、深綠色蔬菜等。

維生素 A:豬肝、蛋黃、南瓜等。

維生素 B 群:糙米、小麥胚芽、堅果、香蕉等。

維生素 C:獼猴桃、柚子、番茄、青椒等。

DHA:亞麻籽油、藻類等。

鉻和鋅:杏仁、海帶、麥麩等。

葉黃素、玉米黃素:蛋黃、深綠色a蔬菜中含量豐富。

[本期專家]

健康科普堂 | 疫情期間 在家學習 科學用眼

張曉旭,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直屬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醫師,高級營養師。

健康科普堂 | 疫情期間 在家學習 科學用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