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和“數字幣、比特幣"究竟有何不同?聽故事就明白

央行數字貨幣和“數字幣、比特幣

  本月我國由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已經在四個城市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四個城市以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很多人對此還是感覺茫然,此次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究竟是什麼,我已經撰文介紹過,這次我們講一些數字貨幣背後的信息。

  從公開消息獲知我國的數字貨幣借鑑了區塊鏈技術,而傳統幣圈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的系統,那麼我們之前瞭解的諸如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等各種數字幣與發行的數字貨幣有什麼本質區別呢?我們今天就來通過一個例子來詳細瞭解一下,傳統的數字幣是什麼,然後再看兩者區別,就更清楚了。

  傳統數字幣是怎麼產生的呢?

  假如有這麼一個村子,村裡所有人代表著整個系統,某天村民老張借給另外位村民老王十塊錢,他倆就大聲的宣佈了這件事,然後村裡的所有村民都把這件事。記錄到各自擁有的一個本子上。“某天某時某刻老張借給老王十塊錢”。如果老王之後耍賴不想還錢,那麼大家就會站出來集體聲討老王。拿出小本子說我們可都記錄著你的信息呢,那一天你借了老張十塊錢,所有的村民都可以拿出證據來證明這件事的存在。

  這事兒就不需要村委會的介入了,村委會可以理解成中央銀行。這樣一個不需要央行、不需要雙方的借貸協議的去中心化系統就建立起來了。

  不過,村民們為什麼閒著沒事記錄別人的事呢?所以系統裡肯定是要有獎勵機制,記賬的人有好處的,這樣村民們才會搶著去結賬。當然,如果每一個村民都發放同樣的獎勵,那樣的話成本太高了,或者平攤到每個人頭上的獎勵就太低了。所以系統會設計一個特殊的獎勵機制,假如老張把借錢的事剛宣佈出來,馬上就有一個眼疾手快的老李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下了這件事情,然後還大聲的宣佈出來,說我第一個記好了。之後老趙第二個、老劉第三個。那麼這時候整個系統就會公認這三個人的記錄,這事兒就被整個系統確定了。而老李、老趙、老劉此時就會得到一個獎勵。一般老李最多,老趙、老劉次之。

  但是這個記賬的事情是這樣,因為交易產生後誰也不知道這筆交易誰能第一個記錄並公佈,所以每次有交易大家還都會搶著去記錄,爭取自己第一個記錄完並公佈出來得到獎勵,所以理論上每一筆交易還是會被所有人記錄。每個人記錄的這個小本本就是區塊,大聲喊出來這種讓大家都知道的方式就叫鏈。而這個獎勵就是這個系統裡面的數字幣。

  傳統數字幣就這樣產生了。搶先記錄並獲得獎勵的行為就叫”挖礦“。所以傳統意義上的數字幣實際上和真實的交易沒有直接關係。我們舉的例子是老張借給老王十塊錢,如果應用在其他領域呢。比如數字版權。老張寫了個小說怕被盜版,就在數字版權區塊鏈系統裡公佈自己的小說,然後所有人記錄這個小說是你老張的,哪天幾點幾分發布的。然後系統發放獎勵。

  那麼傳統數字幣的價值如何體現,就需要把數字幣放到交易所去交易了,而數字幣最終的價格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比如這個系統的知名度、系統的用戶量、獎勵產生的難易程度、系統服務的領域等等,所以數字幣的價格波動就會非常巨大,甚至可能因為系統本身運作不下去而歸於零。

  而我國發行的數字貨幣,就是人民幣的數字化形勢,所以第一它沒有價格;第二它更不會有所謂行情、走勢和炒作空間;第三它不會歸零;第四它不是去中心化的系統,只是借鑑區塊鏈技術保證其使用時可以更安全方便。所以說央行數字貨幣和網上之前流行的數字幣完全不同。

  不知道這樣通過實例的方式,您是否會讓您對數字貨幣、數字幣以及區塊鏈等概念有了更深的瞭解。如有問題,也歡迎您給我留言討論。

#數字貨幣# #數字幣# #區塊鏈# #比特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