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溝通》:真正的高情商,不僅僅懂得傾聽,更是擁有共情能力

在職場中,公司的高管們對普通員工的要求大多比較苛刻,在美劇真人秀《臥底老闆》節目裡就講了一個故事。

根據劇情需要,一些公司高管被安排到基層崗位上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後,當他們看到基層員工日常的工作,以及自身要克服的困難和壓力時,這些高層領導往往心生憐憫,對自己的員工產生新的認識和同理心。

這份新的認識和理解,以及由此產生的同理心,就是共情的表現。那麼,共情是什麼呢?

共情,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來觀察外部的世界,通過理解對方特有的經歷,並能對他人的感受產生共鳴,從而使彼此的情感達到相通狀態,獲得全新的人生體驗。

《共情溝通》:真正的高情商,不僅僅懂得傾聽,更是擁有共情能力

《共情溝通》這本書主要圍繞共情的主題展開,主要內容涵蓋了大多數人工作和生活中的普遍溝通問題。作者趙群輝,是個人發展學會合夥人,《365天溝通力訓練營》總策劃,著名培訓師,在國內的課程擁有百萬學員,作為個人發展學會的溝通課程策劃人,專注高效溝通技巧和生活實踐。

這本書具體介紹了溝通的四大“言值力”(自在力、升值力、說服力、應變力),從溝通方式的五大維度(好感度、準確度、信任度、迎合度、活躍度)等方面,向我們分享在職場和生活中的溝通實踐經驗,可謂值得收藏的乾貨。

一、共情是一種有溫度的溝通

在綜藝《嚮往的生活》裡,有期節目組請來了運動員武大靖和韓天宇,運動員訓練的艱辛,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並不是新鮮事,但何炅卻說他們是帶著一個自己根本決定不了的夢想在努力,就這一句話讓現場的每個人不禁眼眶溼潤。

《共情溝通》:真正的高情商,不僅僅懂得傾聽,更是擁有共情能力

何炅的這種溝通方式,就是共情的具體表現。共情的能力,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理解對方的情緒,與對方的感受產生共鳴並做出積極的回應,從而營造溫馨的溝通氛圍。

趙群輝在《共情溝通》裡說到,每個人都需要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共情是一種有溫度的溝通,而共情的程度決定了人際交往的深度。

《共情溝通》:真正的高情商,不僅僅懂得傾聽,更是擁有共情能力

美國心理健康研究所表明,人天生就擁有共情的能力。當嬰兒聽到哭泣的聲音,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情緒低落,甚至跟著哭起來。如果目睹別的小孩手指受傷,他們會把自己的手指含進嘴裡,好像自己感覺到了疼痛。

由此可見,人與生俱來能夠感知他人內心的情感。在與人相處的溝通中,擁有共情能力的人,能夠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讓對方有一種被理解被關懷的體驗,從而觸動對方柔軟的內心,達到彼此關係融洽的狀態。

二、如何在生活中學會共情?

心理學研究表明,雖然每個人天生擁有共情能力,但共情能力發展的關鍵,還在於後天的成長環境。畢竟,自身所處的文化環境塑造了我們的感知、理解和同理他人的方式。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修煉共情技能呢?

第一,學會傾聽。

傾聽不是簡單的聆聽,而是通過聆聽對方說話內容,來關注對方的內心世界。

為了達到有效傾聽,作者分享了一些傾聽的小技巧:儘量不要打斷對方的說話,要集中精神起來批判性地聽,從對方說話的內容中捕捉重點,並給予適當的回應。

有效傾聽的結果是,在得到信息的基礎上鼓勵對方,在理解對方的基礎上解決問題,並增進雙方彼此的關係。

《共情溝通》:真正的高情商,不僅僅懂得傾聽,更是擁有共情能力

第二,複述內容。

複述,是在傾聽對方說話的過程中,對於自身有所感觸的內容進行復述,從而營造雙方情感同頻的狀態。

有著多年的溝通培訓經驗的趙群輝發現,當別人傾述不愉快的事情時,如果找不到安慰對方的切入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複述對方說過的話。

比如朋友找你訴苦說,“自己總是加班,每天都很累,生活真是不容易!”可以這樣回應:“生活真是不容易?我也這麼覺得!”

複述對方的話,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卻能夠取得明顯的效果,能夠讓對方感覺兩人是站在同一立場,感到內心深處被理解,從而在潛意識裡認同你。

《共情溝通》:真正的高情商,不僅僅懂得傾聽,更是擁有共情能力

第三,表達共情。

表達共情,是理解對方內心的情感,並精準表達自己的感受。

感同身受,並不是簡單地說說而已,而是一種共情的能力。要做到感同身受,除了準確把握對方的情緒,適時做出回應,同時要用恰當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準確地描述出來。那麼,如何正確表達感同身受呢?

一是不要急於說我理解你,而要更多的陪伴和包容。二是以對方的信念去思考,問問自己“如果我是他,面對這樣的狀況,我會是怎樣的感受?”三是明白感同身受的目的,不是讓自己的心情跟著變得不愉快,而是為了使雙方交流更加順暢,並給予對方力所能及的幫助。

比如在綜藝《奇遇人生》的一次錄製現場中,阿雅得知自己的好友因車禍離世,不禁抱頭失聲痛哭。在現場的陳學冬沒有急於表達安慰,只是守在阿雅旁邊靜靜地陪伴,而阿雅在後來的回憶中說到,當時陳學冬的默默陪伴,卻是對自己最好的安慰。

《共情溝通》:真正的高情商,不僅僅懂得傾聽,更是擁有共情能力

三、擁有共情表達,收穫積極美好的人生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即使在嘈雜喧鬧的環境中,對於熟悉的聲音,我們能夠準確快速地識別出來,並忽略和過濾掉外界的噪音。

《共情溝通》:真正的高情商,不僅僅懂得傾聽,更是擁有共情能力

這說明,人的大腦對於聽到的聲音是有選擇性的。實際上,我們所感受的世界,只是真實世界裡的一部分,並且經過自身系統過濾後所看到的。

在生活中,由於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當我們和別人的意見不一致時,應該怎麼辦呢?

當雙方意見不一致時,想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聽清楚對方的觀點,二是學會引導對方,因為每個人在做出判斷時,總是出於某種內在的動機,即使做事的方式錯了,但內在的動機始終是好的。這就要求我們,否定別人的時候,可以說明對方做事的方式不對,但不能否定對方的出發點和動機。

《共情溝通》:真正的高情商,不僅僅懂得傾聽,更是擁有共情能力

對此,作者趙群輝給出的建議是,先共情再否定,才是真正的高情商行為。

舉個例子,在工作小組開會的途中,有同事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議時,如果自己並不認同,不要立刻進行否定,而是先對這個新的想法表示肯定,尋找其可行性的理由,肯定對方的出發點和動機,然後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這種先肯定後否定的表達方式,不會讓對方感覺到傲慢,而會讓人感覺到謙遜的品德,在收穫友誼的同時,也便於溝通和解決問題,而這就是共情表達的魅力所在。

生活中,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無論是工作職場,還是家庭生活,抑或朋友聚會,我們都需要通過溝通和別人建立聯繫。趙群輝在《共情溝通》這本書裡,通過分析大多數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溝通問題,總結了自身多年的溝通經驗和技巧,引導我們學會共情的能力,從而擁抱積極的人生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