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保問題的常見問題,收藏版

大家都知道社保是每個人的生活保障之一,每個月連續繳納社保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是難免會有一些突發情況導致社保中斷,有的人因為沒有工作導致社保中斷,還有的人因為辭職了還沒有找到下家,社保也斷了,還有的人因為社保轉移導致社保中斷。

很多人對社保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如果斷繳了,還能夠領取養老金了嗎?醫保斷繳三個月就會清零?失業直接就能領失業金?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不用再繳?

這些說法,是真的還是假的?針對大家的疑問,今天就為大家解答一下。

社保斷交對工齡的影響

有人說社保斷交會清空工齡,情況真是這樣麼?

答案不是!只要續交社保,工齡就會繼續累積。

在不同省份工作的人,可能會有所瞭解,當跨省找工作時,在新的工作城市需要重新辦理社保的新設程序,會產生新的社保號碼。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社保卡上除了有社保號,還有每個人的身份證的號碼,這是社保局區分每個人的社保繳存信息的唯一標準。只要身份對的上,當新的社保生成時,可以將之前的社保轉移到新的社保地,實現續繳。

社保斷交後對於醫保的影響

在五險中,最重要的,大家最關心的是醫保和養老保險,斷交後果也比較嚴重。

我們先來看醫療保險,按照規定,醫療保險女性需交滿20年、男性交滿25年才能享受終身醫療保險待遇。醫保斷交的直接後果就是在斷交期間,無法享受醫療報銷待遇,只能使用醫保卡。

斷繳三個月“清零”的說法是對政策的誤讀,其實並無“清零”這一說法。參保人在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超過3個月的,重新計算連續參保時間。一檔個人賬戶餘額不會清零。個人賬戶的錢仍在賬戶裡,一分錢也不會少,個人賬戶裡的錢可繼續在門診使用。醫療保險二檔及三檔採取門診統籌的方式看門診,沒有建立個人賬戶,因此也不存在個人賬戶清零的問題。

但需注意的是,醫保基金與養老基金不一樣,屬現收現付,但有些人會鑽空子,年輕時不生病不參加醫保,等老了或生病了再參加醫保。而我國的醫保政策是,只要參加基本醫保,就可享受待遇,為防止投機性參保,就有了累計繳納和連續繳納的區別。累計繳納一定年限,退休後不繳納醫保費可繼續享受醫保待遇;而連續參保年限越長,醫保最高支付限額越高,鼓勵大家持續參保。

社保斷交後對養老保險的影響

養老保險能不斷就不要斷,因為一旦斷交了,中斷期間是不算工齡的,以後會虧損工齡工資,另外,中斷期間個人養老賬戶中沒有錢,計算養老金的時候也會有一定的虧損。

還有一點就是,中斷養老保險,會影響你領取養老金的時間,到達退休年齡時,需要累計繳納15年養老保險才能夠領取養老金,一旦繳費年限不足,就需要延長繳費時間。而且隨著每年我國社平工資的不斷增長,每過一年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也會上漲,到時候交的錢可不止一點,非常不合算。

從以上內容來看,社保斷交利益損失還是很明顯的,因此人人保在此提醒大家,如果你打算近期換工作,如果在沒有找好下家或沒有規劃好自己下一步的計劃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貿然行動,不然會得不償失的。

最後建議,如果能繳社保,建議大家一定要選擇吧社保繳上。不管別人怎麼說繳社保無用,說沒用的人,都是沒有交過社保的人,沒有享受過社保的福利,在中國的現狀下,社保是我們的基本保障,而且是最實惠最實用最好用的基本保障,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