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晚風

故鄉的晚風

故鄉在華北平原南端,古河道黑龍港流域貧瘠的沙土地上。這裡沒山沒水,平淡無奇,卻總讓我魂牽夢繞、掛肚牽腸。俗話說,月是故鄉明。故鄉是遊子的偏愛,隨著時光的流逝,能淌進心田、流進夢境的,永遠是美麗曼妙的風景。閉上眼睛,一人一事,一草一情,都似露珠般晶瑩剔透,都如詩歌般蕩氣迴腸。

故鄉的晚風


4月22日,在柏鄉縣漢牡丹園內,遊客在花叢中拍照。圖源河北日報。

故鄉常是我夢境的原始圖像,歡樂憂愁都在這裡暈開,也在這裡隱去。每每把我帶入夢境,又帶夢境慢慢飄散的,是故鄉的晚風。它撫慰著我疲憊的心靈,喚起無盡回憶;它吹拂我凌亂的思緒,抹平所有創傷。夢裡醒來,總把最美的畫面鐫刻在腦海,把最甜的笑容定格在臉龐。

故鄉的晚風


4月22日,柏鄉縣漢牡丹園盛開的牡丹花。圖源河北日報。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風吹動著希望。走在故鄉的田野裡,靜靜感受春風,它吹綠了大地,吹動了流雲,吹開了花朵。多少次夢迴故里,我依然是那個牧羊的兒童。春風一到,我便趕著那幾只饞了一冬的山羊,急匆匆地奔向綠油油的田野。從下午放學,到太陽落山,羊兒在荒地裡、野坡上一刻不停地吃著青草,幾個小羊倌兒半躺在草地上聊天,暖暖春風吹拂臉頰,夾著泥土的芬芳,帶著青草的清香,溫情脈脈,柔意綿綿。直到太陽落山,眼前的一切都已模糊,才想起吃草的羊群。

故鄉的晚風


近日,珍稀候鳥飛臨張北縣黃蓋淖國家溼地公園。河北日報通訊員袁玉勤攝

故鄉的夏日,滿滿都是故事。晚飯後,躺在自家的房頂上納涼,聽父親講過去的事情,聊村子裡的張家長李家短。多少回,聽著父親講的神話故事,望著眼前的夜空,思緒飛向瓊樓玉宇的天宮。習習涼風把如水的夜色洗刷得清澈見底、清爽可人。藏青色的天空在繁星點綴下,像一泓湖水,倒映著煙花。酷暑無邊難遁形,夜幕垂臨心自寧。點點繁星浸紗帳,絲絲晚風撩人情。輕輕地,風兒把父親的話語吹進耳朵,吹進我的夢鄉……

故鄉的晚風


陝西省商洛市洛南縣位於秦嶺深處,在晨曦的沐浴下,縣城與周邊的山脈風光優美。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故鄉的秋天,到處五彩斑斕,穀子是黃的,棉花是白的,高粱是紅的,玉米是綠的,天空是藍的……小孩子們的時光也是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的。涼爽的晚風中,皎潔的月光下,與幾個小夥伴相互壯著膽兒,潛入僻靜的瓜田果園裡,摸幾顆瓜,摘幾個果,然後忐忑又興奮地狂奔出來。跑上二里地,來到一個林間小路上,席地而坐,圍成一圈。在嘩啦啦的白楊樹下,吃著竊取而來的勝利果實,說著輕狂無邊的豪言壯語,青春伴著意氣,夢想溢滿心田。彼此相約,在收穫未來後,再等若干年,還回到這裡,還是一個秋天。

故鄉的晚風


4月10日,河北省臨城縣西部的太行山區降下春雪。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故鄉的冬天,褪去一年的嘈雜,留下一片蕭瑟的樣子,田野裡光禿禿的,路上冷清清的。忙活了一整年的鄉親,也到了歇一歇的時候,不再關心蔬菜和糧食,開始關注自己的孩子,開始關注親人和朋友。趁著農閒,走走親戚,串串門,放孩子們到沒毛的土坷垃地裡野跑幾圈,直到星野連著原野,直到笑聲混著歌聲。夜幕降臨,寒風吹來遠處村口一個大人呼喚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那麼溫暖,那麼悠揚。

來源:河北日報客戶端、我的臥虎灣、網信河北丨作者:周建華

關注“深州市普法”頭條號,閱讀更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