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說髒話?長大了就能改掉了,改不掉的是暴躁的性格

說髒話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隨著他們的成長,等他們知道那樣並不能引人注意,便會自動改掉壞習慣。但暴躁的脾性不會。

這段話出自美國傳奇作家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大概有很多不出名的作家都想過要一本書聞名天下吧,而哈珀·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一本書便聞名全世界,終身之作也不過兩本。哈珀·李在書中寫了不少教育的經典語錄。

孩子喜歡說髒話?長大了就能改掉了,改不掉的是暴躁的性格

許多喜歡說髒話的家長,在不經意間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也會從嘴裡蹦出髒話來。稚嫩的聲音發出惡毒的話語,總會讓家長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孩子學習髒話的途徑,或是父母,或是同學。

其實孩子學習說髒話的心態無非兩種,一種是無意識的學習父母的行為。家長無意中在生氣中說出的髒話,被孩子學去;另一種,就是因為感覺說髒話會引人注意,從而成為其他人眼中的焦點。

孩子喜歡說髒話?長大了就能改掉了,改不掉的是暴躁的性格

小孩子打架也多是這種心態,也許是為了引起同齡人的注意,也許是為了家長的關注。在沒有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通常會有這種表現,還有的孩子會為了家長的關心,給自己買零食吃而裝病。更有甚者會“上癮”。

大多數孩子長大之後,這種毛病,尤其是說髒話是很容易改正的。但就像哈珀·李所說:也許孩子會慢慢的改掉說髒話的習慣,但是暴躁的性格已經深入到孩子的內心,無法改變。

孩子喜歡說髒話?長大了就能改掉了,改不掉的是暴躁的性格

而想要避免孩子這種情況,就要從孩子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及時的找到原因。是因為家長的關愛不夠,還是孩子的自尊心太強,或是認為說髒話“很帥”。及時找到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才好正確的去引導。

我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在他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就發現他經常會當著孩子的面爆粗口,我不止一次地勸過他,他不以為然。再加上他並不怎麼重視家庭教育,心情不好的時候打罵孩子都是很正常的。

孩子喜歡說髒話?長大了就能改掉了,改不掉的是暴躁的性格

善惡終有果,長大之後的孩子和他水火不容,稍微一點小摩擦,父子兩個人就會吵起來,甚至動手。暴躁的脾氣已經永久跟隨著孩子。

我曾經和這個孩子談過一兩次,他反應有時候,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一點小事就能激起他的怒火。而對於他的父親,他沒有一絲好的評價,也許他也明白,自己的性格與父親有著不可避免的關係。

孩子喜歡說髒話?長大了就能改掉了,改不掉的是暴躁的性格

哈珀·李在書中也說過:一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與他的童年相關聯,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所在。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有時候回看《殺死一隻知更鳥》總能總結出自己在對孩子教育中的不足,故事中寫的就是生活在美國一個小鎮,一個律師家庭的故事,故事中處處透露著家庭教育裡容易忽略的技巧。

孩子喜歡說髒話?長大了就能改掉了,改不掉的是暴躁的性格

而想要家庭教育起到正面的效果,不想讓孩子養成暴躁的性格,習慣,家長的以身作則與細心都是必不可少的。

以身作則給孩子好的示範,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不要讓孩子養成暴躁的習慣。

(圖片轉自網絡,侵權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