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要說《清平樂》的“翻車”,原因大抵是如下幾個:節奏拖沓,劇情平淡,還有帝后黨的暴怒。加上此劇出自張開宙導演之手,《知否》便是他的作品,所以風格上一如既往地走寡淡路線。然而咖爺卻要說,《清平樂》亦有其好看之處。

正午出品,必屬精品似乎也並非鐵律。

最近播出的正午劇,逐漸顯出“翻車”之勢。

先是《我是餘歡水》,因為一句臺詞惹惱女性,導致無數人怒打一星。

另一部同樣坎坷,從最初的豆瓣8.2下降至7.4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是它——

《清平樂》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翻車”原因大抵是如下幾個:節奏拖沓,劇情平淡,還有帝后黨的暴怒。

說來也並非沒有道理,劇集過了三分之一,帝后二人整日無糖作業。

帝后黨從期待熬成失望,這樣的劇情和片方宣傳的“先婚後愛”大相徑庭。

加上此劇出自張開宙導演之手,《知否》便是他的作品,所以風格上一如既往地走寡淡路線,似乎是不夠刺激。

然而咖爺卻要說,《清平樂》亦有其好看之處。

若是比成一個美人,基本的判斷便是皮相與骨相,雖說骨相有缺,但《清平樂》的皮相確是極好看的。

1 顏值上乘

劇集開頭仿照《清明上河圖》的展開,瞬間將人帶回大宋年間。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宋仁宗執政下的宋朝頗為清明。

大臣學子吟詩作畫,讀書人有風骨有尊嚴,這一切在畫面以及人們的服飾上都有所體現。

低飽和度的畫面,令眼睛無比舒適的配色,使整個畫面都透著一種沉靜與和諧。

宋仁宗勤儉仁厚,雖說沒有什麼過於華貴的服飾,卻處處透著一種古樸的雅緻。

而其他演員的服飾,也大幅度還原了古畫之中,古人的穿戴細節,可謂用心。

宋仁宗常著素色的朝服帽冠,行走時筆直飄逸;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皇后的服飾大氣端莊,一國之母莊重沉穩;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官員服飾按照品階分為不同顏色,細緻到腰帶。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如片頭一樣,正文是一幅徐徐展開的《清明上河圖》,街景、百姓、言談都有趣味。

店鋪的招牌、拉貨的店小二、迎賓歡樓扎滿的瓔珞綵球,宋朝有些刻板的印象,在這些真實的畫面間漸漸消融。

而鏡頭本身呈現出的美感,也增添了大宋的恢弘,對稱的畫面體現著宋朝重禮之下所追求的“雅”字。

服道化令人賞心悅目,如果再加上演員,可謂是“顏狗”狂歡,美不勝收。

王凱的宋仁宗儒雅溫柔;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江疏影的曹皇后英氣端莊;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王楚然的張貴妃嫵媚嬌嗔;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就連只有幾面之緣的配角,你都能見到俊男靚女,劇中的諸多小演員更是個個靈動可愛。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若說常看美人能養心,那這部《清平樂》賞心悅目的程度便足以益壽延年。

單是滿足了眼睛的需求,其層面尚且膚淺,演員的演技也有不輸於顏值的“好看”。

宋仁宗仁慈,心懷蒼生卻有身為帝王的糾結與無奈。

每次的悲切與暢快,王凱都演繹得頗有層次,臺詞功底更是深厚,一言一詞都極有分寸。

與之相對的江疏影,也未曾在演技上落了下風,演得了現代,撐得起古裝。

自大婚之後知曉夫君不喜自己,其藏於深宮的絕望與隱忍,極能帶動觀眾的情緒。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所以,《清平樂》在表面上所呈現的一切,不僅盡心且無可指摘。

從服道化,顏值,到演員的演技,都是堪稱精品的呈現。

2 古韻悠然

宋朝的風氣開明學風濃厚,由於崇尚讀書,人人以有才華為榮,此年間文豪輩出。

世家大族,朝廷大臣如果有待字閨中的女兒,那麼選婿的準則便是有才。

可謂一才值千金,只要才名在外,自是有人搶破頭了要嫁女兒。

劇中有老丈人嫁了一女,不幸過世後,甚至因為可惜女婿的才學,又嫁一女給他,只為留住這位日後可以光耀門楣的女婿。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而朝堂之上,在宋仁宗主政期間名臣輩出,彷彿讓你翻開了語文課本。

明朝時評選的唐宋八大家,竟有六位都是北宋人士,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曾鞏。 除了這些,還有一位鬱郁不得志的柳永

在宋詞的鼎盛年間,與蘇軾一個婉約,一個豪放,撐起了宋朝詩詞的江山,成為宋詞鼎盛時不可或缺的人物。

文人們吟詩作對的風氣,在劇中有很多體現。

由喻恩泰飾演的晏殊就曾在庭院中踱步,輕搖卦筒,趁著興致唱了一曲《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闌干影入涼波。”極具宋時文人風雅。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除了文人,名臣也是一大亮點,范仲淹、韓琦、富弼、包拯,這些人皆在宋仁宗時代出現。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劇中也如出一轍。

雖然他屢次因言官進諫或者太過直言而失儀獲罪,但所到之處皆是百姓愛戴、政通人和,一生屢遭貶黜卻不失初心。

而宋詞對這部劇的滲透不單體現在劇情,還有每位人物無聲之處的配樂,像是屬於這位人物的判詞一般。

以一首宋詞的伴唱,表明著當時的心境、人物的身世、劇情的走向。

就連反派人物賈教習,在私會情郎後,坐車遠走時回眸一瞥,吟唱的一首《鷓鴣天》,也讓整個人物多了不少有情人不成眷屬的哀婉悲切。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至於那時的科技發展同樣不容忽視,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皆在那時出現。

劇中就有關於活字印刷的橋段,用印刷代替抄寫,只要一位靈巧的匠人即可。

匠人將精闢的文章、藏書閣中珍貴的古籍展示於世人、傳播於學子,這也是當時文化繁榮科技興榮的原因之一。

北宋,作為歷史上最為風雅的一朝,人們日常的交往言語,也比其他時期更加文縐縐的。

在劇中,人物的臺詞中也常出現大段文言對白,不由得讓人暫停下來細品。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雖說不易理解,但有時文言比白話更能體現中華文字的博大,寥寥幾字卻寓意深遠。

加上宋仁宗時格外重視規矩和禮儀,講道理時互相說出一番聖人之語來勸諫對方,也著實是與眾不同,有些認真的可愛之處。

3 願景如畫

不少人評價宋仁宗,都不免說他是個庸平的皇帝。

沒有出眾的文韜武略,沒有精彩的深宮傳聞,更沒有過於激烈的朝堂爭鬥,就連狸貓換太子都只是戲說。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然而,宋仁宗給宋朝帶來的空前發展,是每朝每代帝王都希望佔去的功績。

從《清平樂》這部劇的角度出發,雖不能完全符合史實,卻是一種比歷史更加美好的描畫。

對國家而言,其願景完全是對盛世的渴望。

於君,以仁為綱,剋制守己而心繫天下。

宋仁宗少有暴虐,尊師重教是個寬容之人,是他的寬容澆灌了宋朝的生長。

因為開明,更因為恪守禮義,文化繁榮空前,文人風骨漸成。

劇中,宋仁宗有次下朝直奔後宮,連飲兩盞茶水。

被問及為何干渴至此,他說負責遞茶的侍從打瞌睡,但他若是說了那侍從難免受罰,就一路忍著到了後宮。

這個插曲也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

此等仁厚,不說是為君王,就是放眼當下也難以尋覓,暴君難逢盛世,而國家有仁君實屬幸事。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於臣,朝堂之上清流何其可貴。

若是朝堂上人人仗義執言為國分憂,不顧生死心懷天下,怎能不迎來一個清明時代?

劇中范仲淹被貶,一眾文人相送,拉車載酒,絲毫不顧及范仲淹罪臣的身份,反而是對其直言敢說頗為敬佩。

一旦皇帝有行為不當處,臣子不惜死諫也要不使皇帝失節。

而朝堂之上貪贓枉法的黑惡勢力,也愈發的沒有出路。

這樣的朝野,也是歷朝歷代忠臣的幻想之地,朝堂乾淨,臣子心裡才幹淨,才可國泰民安。

《清平樂》中一群名臣的氣節,文人的風骨和情誼,都讓人讚歎,也傾慕那時的坦蕩。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而於百姓,最幸運的事情莫過於有一位體察民情,期望百姓安樂的帝王。

劇中的宋仁宗為了探聽民情,時不時拉大臣悄悄跑出去在民間喝杯酒,為的就是聽一聽民眾的議論,知曉百姓的想法。

至於清明的官員,百姓有委屈也可以伸張,安居樂業歌舞昇平的願景就在眼前。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對於整個社會,文化繁榮,科技興旺,君主仁愛,朝臣清明,這種環境下自然文人雅士輩出,忠義名臣不絕,這些亦不是歷朝歷代能夠做到的。

《清平樂》所描繪的,對於一個國家的願景何其美好,所謂太平盛世大抵就是如此。

除了對國家的願景,還有對人的願景。

雖說帝后進展緩慢,卻並非毫無進展,所謂好事多磨,一個千古仁君,一個絕世皇后,這樣的兩個人有什麼理由不產生一段深宮愛戀?

不過,目前看來,宋仁宗感情頗為不順,親生母親不得見,到後來才理解了養母。

他心繫天下卻無比渴望溫暖,處處重視規矩卻渴望能不那麼循規蹈矩。

在深宮中的他,若不能找到各方面都匹配的伴侶,便註定孤獨。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和他一樣,皇后也是如此。

大婚當夜夫君不見蹤影,眼見一直都喜歡的官家不喜歡自己。

這樣的痛苦幾乎使她衝動到要放棄後位,她日日守著卻仍是孤身一人。

再說對皇后一見傾心的張茂則,雖是宦官卻清雅俊秀,心思又好。

可惜遇到皇后誤了終身,這樣註定沒有結果的感情,也預示著張茂則一生的孤獨。

再說宮中的其他人,哪一個不是心中懷有痴念,無法忘卻?

像是這部劇原來的名字《孤城閉》,一座小小的皇城,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再到後來,徽柔公主和梁懷吉的虐戀,更是把這種撕裂感詮釋得淋漓盡致。

不過,隨著劇情的推進,帝后二人已漸漸開始發糖。

當他們能夠放下誤會,坦然面對彼此的感情,那時一座孤城亦是安樂之所。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而相愛之人能相守,想必也是《清平樂》對於人的最美好的願景。

如此看來,《清平樂》雖然看似寡淡,卻著實是一部滿懷清雅,內心純美的古裝劇。

從皮相到精神,都值得那些對於美好有追求的人們,仔細品鑑。

—FIN—

本文由文化咖原創

本文作者 | 核桃 @文化咖孵化工場成員

文化咖——一個城市的文化註腳,大咖雲集的人文社群。華雲文化集團文化品牌,彙集高質量社群和文化活動,依託新媒體平臺,聚大咖聲量,傳遞向上、合作、共享、人文的核心價值。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孤城閉,鎖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