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街道黎明社區離退休第二黨支部一班人抗“疫”鬥爭先進事蹟

這是一個特殊的春節,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今年二三月份,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刻,第二黨支部一班人勇於擔當、克服困難、積極參戰,他們的先進事蹟鼓舞人心,為黨的旗幟增光添彩。

白首紅心為人民: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中,年近古稀、滿頭銀髮的女英雄衝鋒在前,勇於擔當,她就是第二黨支部書記郭德華。這個支部所轄的黎明樓小區十幾棟居民樓緊挨著臨時菜市街,每天有五六千人進進出出,防控任務相當繁重。她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而他的愛人是一位退休老職工,身患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行走困難,兒子遠在八公山區擔任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工作相當繁忙,兒媳也是“工作狂”。二週歲的小孫子往常全靠她早晚接送照料。這時的郭德華卻毫不猶豫,把家務事全拋給愛人,每天帶領十多位黨員組成的“抗疫突擊隊”,協助社區、物業、市場管理人員站崗巡查,宣傳鼓動,張貼標語,排查矛盾,調解糾紛,清掃垃圾,竭盡全力為本社區和周邊社區買菜的居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連續堅持50多天不休息。可誰又知道,她是在強忍著皮膚過敏奇癢和夜晚失眠的痛苦。正是這種頑強的戰鬥意志,鼓舞著社區黨內外群眾堅定了抗“疫”信心,取得了抗疫阻擊戰階段性勝利。

身殘志堅樂助人:周新安,今年65歲,他是第二黨支部支委。前年他摔斷了右臂,至今未恢復活動功能。平時他協助支書積極組織黨支部的各項活動,是社區的優秀“黨員志願者”。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更是克服自身困難,把人民利放在第一位,時時為別人著想,處處為居民服務。他連續50天在黎明樓小區(菜市街)門亭站崗值守,卻每天堅持早晨第一位上崗,傍晚最後一位下崗。他家樓下有位87的老太太四年前身患重病,生活難以自理,而幾個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無法在身邊侍候老母親,連續幾年家中生活瑣事幾乎全被周新安包攬,就象對待自己的老母親一樣。雖說疫情防控期間周新安站崗巡查非常忙,他仍然每天堅持早、中、晚“三探望”。周新安照顧老太太、善待左鄰右舍的事蹟,受到小區居民的一致稱讚。那位老太太逢人便講:“新安這孩子待我真好!比俺的親兒子強!”。

黨旗就是動員令:今年66歲的黨支部委員方樹森,在疫情防控中,努力克服家庭生活中的困難,以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讓黨的旗幟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熠熠生輝。他夫妻倆幾年前已經從黎明樓小區搬到洞大路綠茵裡小區居住,妻子身患重病,喪失家務能力。兒子、媳婦和剛上學的孫子住在十里外的山南新區,由於孩子們工作繁忙,兩頭的家務全靠方樹森本人操持。春節後,當疫情蔓延時,他正確處理抗“疫”鬥爭與家庭事務的關係,克服重重困難,始終把疫情防控放、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他每天一大早先把妻子生活安頓好,再騎著電瓶車趕到四里外的黎明樓小區(菜市街)站崗巡查,向居民宣傳解釋市、區抗疫通告、抗疫知識,中午騎車子到山南新區孩子家忙乎,下午騎車子又回到黎明樓值勤,晚上再騎回自己家。每天來回20多里。50多天,他風裡來,雨裡走,毫無怨言,也從未耽誤黨支部交給疫情防控任務。他說“黨旗就是動員令,帶頭做好應該做的,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