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期之路:持續付出

時間不知不覺走到了7月份,再看看2019年我們付出和收穫了什麼。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們自身去歷練,

一個人行走的範圍就是他的全世界,世界是立體的還是平面的取決於我們的行走的廣與深度。

同樣人也不知不覺走到三十歲,即將而立之年,

我們需要對世界說點什麼,同樣我們想要和自己交代點什麼。

記得今年去了拉薩的時候,碰見一個人和我說她的故事。

她說有一次她去寺廟拜服,師父告訴她:佛不會保佑僅僅只為自己祈福的人。

心中有眾生,佛則在心中。

但可笑的時,去寺廟祈福最多的就是為自己,為家人,為朋友,

從來沒有說為芸芸眾生,試想假設我們是佛,佛會保佑我們嗎?

故事沒多長,但是於自己而言很真實,也很衝擊。

人存活於世,不僅僅為自己活,還要為大眾而生。

三十年眾生牛馬,六十載諸佛龍象。

沒有前三十年的無限奉獻,怎麼會有後六十年的種種收穫。

人生的得與失從來都是平衡的, 從來都是相對的。

而且世間沒有所謂絕對的存在,都是相對的,

當我們明白了,我們才不會固執己見,才會盲目自大,才能謙卑謹慎。

一旦人沒有絕對的我執,他才會時時謙遜,才會戰戰兢兢,

而不是趾高氣揚,也不是沾沾自喜,更多的是內心的自我警醒,唯有如此,人生才會漫長。

走在人生的路上,我們需要面對的東西很多,

但是我們需要去認清自己卻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甚至需要一輩子。

因為人也會不斷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成長精進。

同樣,此時自己也明白。

倘若我們想要更好的成長,想要更燦爛的未來,

那麼當下的我們就需要行動起來,唯有當我們走在付出的道路上,

你才會不斷的精進,才會有可能去創造一個個有趣的經歷,才會有更深刻的體驗,

唯有如此,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廣度,慢慢的也會有厚度。

當我們的人生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我們的感知能力也會越來越敏銳,

同樣對未來也會越來越相信,也會越來越成熟。

一個人的成熟從來都不僅僅是外在的身體的變化,

更多的是內心世界的豐盈,是內在自我的成長。

同樣在成長的路上, 也不斷的經歷自我完善之路,

那就是不斷的付出,不斷的努力,持續的向前,保持好自身的頻率和節奏。

人生一步一生蓮,很多時候,

我們看似沒有進步,實則在大踏步向前,

因為每一天的積累都在悄然間轉變,所有的鉅變源於日常的微變。

所以想要真正的轉變那就做好日常,做好每天的小事,才能積小勝為大勝,

正所謂人生步步為贏,我想確實如此。

以前的自己總是在迷茫,總是在徘徊,總是在惶恐。

直到現在本心才漸漸清明,人也漸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就需要承擔同等的代價,

因為這就是能量守恆,這也符合客觀世界發展的規律。

因為那會兒人是浮誇,心是浮躁的,

想想那樣的狀態能做好什麼事情,人真正的成長就是源於你的每天的精進,

每次堅持了十天半個月就懈怠了,就想要放棄了,就想看看終究收穫了什麼,

不能持續精進下去,人真正的轉變需要起碼沉澱幾年的時間才會改變,

努力三個月就想看收成,想想我們小時候種稻子,也是春天播種,秋天收藏,

萬萬沒有今天就種下去而期待明天就有成效,無論做什麼都抱著速成之心,

而不是真正的鑽進去,用水磨的功夫來精進自身,

唯有我們真正的持續努力,人生才會發生改變,才有可能構建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人真正的改變來源於對自己的深刻認識,同時深刻認識到事情發展的背後邏輯,

唯有當我們尊重客觀世界的規律,我們的人生才會漸漸豐盈,人生才會有趣富足。

一顆速成之心終究無法構造屬於的未來,

唯有我們把心沉下來,你才有可能去獲得自己想要的。

一個人能把每天的精力放在成長上,放在每天的精進上,那麼未來自然就可期。

一顆總想著未來要怎麼樣的人,而不能踏實的專注於當下的人是沒有未來的,

也註定會成為人生的過客,終究會是煙消雲散,而不是給世界留下那麼一點痕跡或者思考。

持續精進,持續成長, 把注意力放在自身成長上,你才能不斷的完善自我,如此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