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關注個人信用記錄?

開欄的話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前提和基礎。信用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處處受限。

即日起,黃河口晚刊開設《小魏說誠信》欄目,一起學習信用知識,增強信用意識和維權意識。讓我們一起珍愛自己的信用,享受誠信精彩生活!

市民小張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準備按揭貸款買房卻被銀行告知存在徵信不良記錄。小張很納悶,自己遵紀守法從沒做過失信的事,怎麼會有徵信不良記錄呢?銀行徵信信息顯示小張存在信用卡還款逾期,但是小張並沒有申領過信用卡。聯繫髮卡行後發現,信用卡是小張在大學期間學校給辦理的,自己並沒有收到過信用卡,但是小張的個人信用報告中已經有不良記錄了。

小張畢業幾年了,如果不是因為買房貸款,他也不會關注自己的個人信用記錄。很多人像小張一樣,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失信行為,也就不用關注個人信用記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個人信用記錄需要定期查詢,這樣不僅能夠了解自身信用狀況,還能及時檢查是否存在別人冒用或盜用自己的身份獲取貸款、信用卡的情況,是否有錯誤信息,是否有未經本人授權違規查詢的情況等。

個人信用報告作為個人信用記錄載體全面、真實記錄個人在銀行借債還錢、遵守合同和遵紀守法情況等,又被稱為個人的“經濟身份證”。目前,個人信用報告廣泛應用在商業銀行貸款、信用卡審批、市場準入、行政審批、資質認定、享受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政府採購、招標投標、出入境管理、任職資格審查、員工錄用和授予榮譽稱號等許多活動中,個人信用報告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指逾期和違約信息、信貸交易信息明細、公共信息明細、聲明信息明細、查詢記錄等。

以銀行貸款為例,個人信用良好,能快速獲得貸款,還有可能在貸款金額、利率上得到優惠。如果有不良記錄,銀行在放貸時會更加慎重,有些甚至無法辦理貸款。所以,我們要高度關注自己的個人信用記錄。日常生活中,注意更新手機號碼,保持通訊暢通。如果逾期信息有誤,應儘快提出申請,及時糾正。同時注意不要將身份證借給別人,也不要隨意把身份信息提供給別人,一旦發現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盜用,儘快向公安機關報案。

(記者 魏玉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