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走基層|紅花崗區巷口村:首季赤松茸豐收 日產百斤採摘忙

脫貧攻堅走基層|紅花崗區巷口村:首季赤松茸豐收 日產百斤採摘忙
脫貧攻堅走基層|紅花崗區巷口村:首季赤松茸豐收 日產百斤採摘忙

四月正是赤松茸豐產季節,記者走進遵義市紅花崗區巷口鎮巷口村赤松茸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松枝鋪成的“溫床”上面,一顆顆赤松茸探出紅色的菌帽,白色的菌柱在營養土裡茁壯生長。村民們正小心翼翼地採摘成熟的赤松茸。

今年1月,位於巷口村的遵義彬禾發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城義看準赤松茸的市場前景,通過流轉閒置土地,投入50餘萬元試種了11畝赤松茸。

“就想搞點種植,帶動周邊的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現在平均一個月要發工資13000元到16000元左右。”何城義說,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周邊有9戶貧困戶到基地務工。

何城義告訴記者,這批赤松茸大部分由廣州科博農業技術研究院貴州分院收購,一部分通過自主以及巷口村協助開發渠道進行銷售。目前平均一天可採摘100多斤,採摘期為2個月,畝產約4000斤,初步估算收入可達35萬元。

脫貧攻堅走基層|紅花崗區巷口村:首季赤松茸豐收 日產百斤採摘忙

赤松茸適合在溫度較低的冬季種植,隨著天氣變暖,土地又將面臨閒置,但何城義早已想好應對之策。

“現在已經在搭棚準備培育金香蜜瓜苗,夏季種瓜,秋冬季再輪種赤松茸。”何城義介紹,今年秋冬季節,合作社還將擴大赤松茸種植規模,把流轉的200畝土地用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巷口鎮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著力“優傳統、壯主導、實特色、重結合”,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採取“村+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發展花椒、食用菌等經濟效益高的產業,帶動村民增收,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臺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