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義莊,曾經是德國殖民主義者租界。。。

天津三義莊位於河西區北部,今大沽南路逸西、南昌路往東、紹興道之北、浦口道以南地區。在100多年前的時候,就有三義莊這個村莊,三義莊是原梁家園、小靳莊、小王莊三個鄰近村莊的合稱

天津三義莊,曾經是德國殖民主義者租界。。。

清朝末年在1895年時候,德國殖民主義者在此建租界,強迫把梁家園、小靳莊、小王莊三村居民遷徒牆子河以南,民眾推舉肖鳴等5人為首事,負責安置事務。三村合一,重建家園,村民商議取名“三義莊”。隨著天津城區的擴展,三義莊不再獨立存在,但人們仍習慣稱這一帶為“三義莊”。

天津三義莊,曾經是德國殖民主義者租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政府宣佈收回德國租界,三義莊劃歸特別第一區。狼走了,狗又來了!此間,美國在這裡建造了兵營(今天津醫大東院)及軍官宿舍,長期駐紮軍隊。20年代末,日本駐津總領事館無視我國主權,在此設警察第三分署,對中國人民進行鎮壓,日、韓浪人販賣毒品者多聚集於此,橫行無忌,一時煙館、暗娟、賭局猖撅。1930年,三義莊一帶的塘子街(今浦口道)上飯館、書場、澡塘(振華園)、魚市、照相館等商鋪林立,玉川居、玉慶永、德義恆三大醬園負有盛名。南昌路上有新中央劇場和皇后影院

天津三義莊,曾經是德國殖民主義者租界。。。

1945年塘子街建德力茶樓,評書藝人輪流獻技,一時成為繁華之地。當地居民或以經營商販、槓房、界內“長富”和“德力”兩大槓房包辦紅白喜事,生意興隆,聞名全天津。但居民住房窄小低窪,街巷晴天塵土飛揚,遇雨泥濘難行。解放後,陸續整修街巷55條,實現了上下水道管網化、路面柏油化,興建了街心公園、花牆、涼亭,使市容面貌大大改觀,成為整潔文明的居民區。居民住房原多為紅磚平房。

天津三義莊,曾經是德國殖民主義者租界。。。

1981年,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政府對大沽南路兩側進行規劃改建,當年開工,當年竣工。沿道建成了銀灰色刷石罩面的5至7層宿舍樓。1992年區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合作開發的方式,投資5.5億元,建成30層至35層的高層住宅樓群。1997年建成三義大廈,成為河西區又一商業住宅社區。

解放前的三義莊,低矮的平房,髒亂差的環境,早已經成為歷史,歷史終將過去。今天當你走進,新建的三義莊,嶄新的面貌展現在眼前。面臨大沽路的一側,一派繁榮景象,整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