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個地方風景優美,袁宏道遊覽之後大讚,為何又說這裡缺典

春日繼續說遊玩。

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初,袁宏道把家人暫時安頓在無錫,自己在二月初離家,前往浙江遊玩。

此前,袁宏道在吳縣做知縣,頗有政績,深得民心,但在許多事情的處理上,袁宏道與上司的意見相左,這讓他萌生去意,幾次上書請求辭去知縣一職,最終如願。

無官一身輕的袁宏道來到杭州,遊覽西湖、靈隱寺、飛來峰,寫過一首《初至西湖》,筆調清新,其中一首是:

山上清波水上塵,錢時花月宋時春。

看官不識杭州語,只道相逢有北人。

身在杭州,總要與先賢的足跡重疊,令人感慨,在一首《過龍井》中,袁宏道想到了蘇軾:

數盤行井上,百計引泉飛。

畫壁屯雲族,紅欄蝕水衣。

路香茶葉長,畦小藥苗肥。

宏也學蘇子,辯才君是非?

浙江一個地方風景優美,袁宏道遊覽之後大讚,為何又說這裡缺典

幾個月之前,陶望齡兄弟曾經到蘇州遊玩,袁宏道算是東道主,這一次輪到他們來款待袁宏道。陶氏兄弟趕到杭州與袁宏道會合,志趣相同的好朋友一起出遊,感覺特別好。

袁宏道、陶望齡等人前往杭州的湘湖,正趕上漁民收網打魚,湖面上水道狹窄,大家頗為失望。所幸這裡有一種美食,就是蓴菜。這種蓴菜生在暮春季節,入夏便會消失,而且必須現採現吃,不然滋味大減。

三月,他們到了紹興。遊覽鑑湖的時候,在酒後的一次閒談當中,袁宏道口出狂言,對陶望齡說:“你在許多方面都不如唐朝的詩人賀知章,比如你的狂誕,你的酒量,都不如賀知章,但你的眼力和賀知章差不多。”

陶望齡問:“這話怎麼講?”

袁宏道說:“賀知章能欣賞大詩人李白,你能欣賞袁宏道,你們的眼界一樣高。”

這話實在夠狂,拔高了自己,似乎也貶低了陶望齡。說起來,陶望齡出道時間比袁宏道早,中過探花,後來還做了國立大學的校長。這種唐突當中,攙雜著酒精帶來的誇張成份,在座的各位嘿然無語,袁宏道當然也明白自己是說了醉話。

浙江一個地方風景優美,袁宏道遊覽之後大讚,為何又說這裡缺典

袁宏道、陶望齡又遊覽了浙江紹興城外的西施山,並在那裡過夜。西施山又名土城,傳說這裡當年是西施教習歌舞的所在,明朝時一位商姓人家在這裡建造了別墅。

陶望齡對西施山上的一切並不陌生,他年輕時曾經長期在這裡讀書。在一首三言詩中,陶望齡說:“有好友,無名山。妖冶姬,圊中閒。有名山,無好友,盛盤餐,不釃酒。”以此強調,遊覽名勝好景,一定要有志趣相同的朋友陪伴,才算得趣,才能盡興。

袁宏道這次到浙江遊玩,主要的目的地是五洩。五洩在浙江諸暨境內,以瀑布聞名,山道奇崛。有意思的是,陶望齡雖然是浙江人,此前並沒有親眼看過五洩,只是人云亦云,在袁宏道面前大力誇讚五洩的奇美。

離開紹興城,登過西施山,大家又奔波兩天,來到諸暨縣城,五洩距離縣城還有七十多里。一路上,視野之內的群山景色平平,山不奇,石不秀,一片散漫,袁宏道不禁疑惑起來,擔心這一路的鞍馬勞頓有些不值。陶望齡的心裡也直犯嘀咕,對他的弟弟說:“恐怕咱們在袁中郎面前過於誇讚五洩的美好,如果到時候景色平平,可要被袁中郎嘲笑了。”

浙江一個地方風景優美,袁宏道遊覽之後大讚,為何又說這裡缺典

事實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路過青口之後,山勢一變,崖石壁立,路徑狹窄,兩旁樹花奇異。袁宏道、陶望齡等人大喜,在沙石上又跳又吼,以為這一路的奔波實在是太值了。同伴中的山陰人王贊化以前到過五洩,冷冷地勸他們:“看到這樣的風景就如此張狂,等到見了真正的五洩,只怕你們要狂死。”

這不是袁宏道第一次狂跳,當他第一次登上杭州飛來峰的時候,也曾出現過,“每遇一石,無不發狂大叫。”見到奇美之景,狂喜跳叫,是毫不掩飾的真情流露,顯示袁宏道的率真性格和對美好景色發自內心的喜愛。

在距離青口十里遠的地方,有一處五洩寺,附近石壁峭立如同刀削一般,瀑布從崖頂跌落下來,聲勢震盪,雄偉奇特,讓人“口喑目旋,神魄失守”。

一行人在石壁上題字留念:“萬曆丁酉三月廿日,公安袁宏道、歙方文僎、山陰王贊化、會稽陶望齡、奭齡同遊。”

袁宏道離開五洩幾天之後,耳畔依然留有五洩瀑布的轟鳴。他認為五洩之美,水石俱奇,惟一的缺憾是沒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軾的《赤壁賦》那種級別的文學大家留下一點詩文,稱得上缺典。

浙江一個地方風景優美,袁宏道遊覽之後大讚,為何又說這裡缺典

那以後大家遊興不減,再遊天目山,向西進入安徽,遊齊雲山,乘坐筏子沿著溪水順流而下,來到一個名叫落石臺的地方。所謂落石臺,是指懸崖絕壁和溪流之間的一塊巨石,石頭上可以坐八九個人。袁宏道和陶望齡等人登岸,附近的溪岸上有寺院,問題是裡面的僧人不喜歡陌生人攪擾,緊閉院門。

大家走上山去,快到山頂時眼前出現一處漂亮的庭院,同樣大門緊閉。袁宏道對陶望齡說:“咱們乾脆翻牆而入,不必徵求主人的同意。”

大家跨牆而入,主人是兩位俊美的青年,明白袁、陶二人的身份之後,大喜,在臺閣之上擺設酒食款待大家。溪光山翠,錯雜几案,賓主暢談,直到深夜。當天夜裡袁宏道他們就住在這裡,聽一夜溪聲。

以後袁宏道與陶望齡分手,回到湖北故鄉,萬曆二十六年重返北京。隨後的兩年,他和弟弟以及各位朋友遊遍北京周圍的名勝,以後又遊盤山,遊華山,遊嵩山,真是愛走。

於左 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