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借央行數字貨幣自嗨 區塊鏈技術前景未定

近兩日,受到央行數字貨幣應用落地的消息刺激,數字貨幣概念股接連掀起漲停潮,匯金股份、高偉達、飛天誠信、數字認證、四方精創等多隻個股逆市走出連板行情。與此同時,比特幣也一掃前期頹勢,突破7000大關。

“從功能上講,央行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處在不同次元,最近幣圈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關注,更多屬於自high。”The Force Protocol&;ForTube聯合創始人雷宇17日向時代財經表示。

雷宇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和幣圈的所謂數字貨幣,雖然名稱相似,但是內涵是完全不同的。央行數字貨幣的定位是替代流通中的現金,而幣圈的諸多“數字貨幣”到目前為止從來沒有在流通中現金這個場景下發揮過作用或者有所涉獵。

“如果硬要說對幣圈的影響,可能在於CBDC會讓數字貨幣這個概念普及開,有可能吸引到一些人群關注幣圈,從而帶來新增流量,但這也是不確定的。”雷宇表示。

TOP Network聯合創始人Noah Wang也在17日向時代財經表示,“央行數字貨幣不同於目前市場上進行交易的數字貨幣,它只是人民幣的數字化,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穩定幣,不具有炒作空間。所以不太可能通過央行數字貨幣為幣圈帶來新資金。”

三大核心受益產業鏈

從多家證券機構的分析研報看來,銀行IT、支付服務、加密系統被普遍認為是央行數字貨幣三大核心受益產業鏈。

央行數字貨幣注重替代M0(流通中現金),並且保持了現鈔的屬性以及主要特徵,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將是替代現鈔的最好工具。

幣圈借央行數字貨幣自嗨 區塊鏈技術前景未定

央行官方人士曾經公開表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將採用雙層投放和雙層運營結構(上面一層是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下面一層是商業銀行對老百姓),這意味著商業銀行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據國盛證券分析,為滿足央行數字貨幣發行要求,以及雙層架構和市場化理念帶來落地場景的商業化機會,商業銀行有望進行大量IT端投入。

值得關注的是,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承擔向公眾提供數字貨幣的責任,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或將參與銀行IT系統的改造升級工作,服務於前述大型銀行和運營商的機構在DCEP的發展中也有潛力一展宏圖。

另一方面,央行數字貨幣的“雙離線支付”模式將革新支付行業。由於央行數字貨幣滿足雙離線支付功能,即:支付雙方手機均安有DCEP數字錢包,即便沒有網絡,手機一碰就可以完成數字貨幣交易,對現有支付終端的升級改造需求較大。比如在存儲媒介形式上,APP、SIM卡等設備都可能成為最終形式;在接收端,ATM、POS機等設備存在升級或替代需求。

DCEP在交易安全、應用開發等方面的機會同樣不容忽視。據市場人士分析,儘管DCEP採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雙層運營體系,但商業銀行以外的“錢包服務商”或許也會扮演重要角色,而擁有電子支付經驗或牌照的廠商有望入圍試點。

同時,數字貨幣關乎國計民生,網絡信息安全行業需求將進一步升級。在人民銀行申請的與數字貨幣有關的專利中,身份認證是不可缺失的一環,與之相關的技術是加密技術與身份認證(CA)資質。

有不少觀點認為,比特幣區塊鏈中的非對稱加密與“傳統”的數字身份認證類似,或將被用於DCEP的大量場景。

區塊鏈技術使用前景待觀察

“由於央行數字貨幣並沒有明確使用區塊鏈技術,目前關於區塊鏈技術對於央行數字貨幣推行過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都還只是理論和猜想。”雷宇表示。

從全球視角看來,區塊鏈作為一種可能成為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新興技術,目前大多數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實驗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展開的。但時至今日,CBDC是否採用區塊鏈技術依然存有爭議。

“可能的一種場景,是通過聯盟鏈的使用,在目前有央行數字貨幣發行權力的商業銀行與央行之間形成一個或多個聯盟鏈網絡,做到發行層面的信息同步、透明,有助於監管層精確的掌握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數量。”

區塊鏈按照中心化程度的差異主要分為三種部署形式,分別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公有鏈面向所有公眾,所有人都可在公有鏈上存儲信息,記錄交易,同時也帶來大量能耗導致效率較低,私有鏈與之相反,本質上屬於中心化的特徵,由中心控制者決定參與人員,效率較高,能耗少,聯盟鏈主要針對於各類組織,每個機構單獨運行,即多中心化,適合在企業間進行部署。

“央行數字貨幣雖然不預設技術路線,但是聯盟鏈技術是有可能被採用的,圍繞著央行數字貨幣的各種應用場景所開發的軟件,也有用到區塊鏈(聯盟鏈)技術的可能性。”雷宇認為,“聯盟鏈還可以用於央行數字貨幣流向的監管。”

雷宇認為,通過聯盟鏈技術理論上可以實現每個央行數字貨幣賬戶或者地址與其持有者身份的對應,這樣有助於監管層掌握央行數字貨幣的流向,杜絕非法使用場景。

“鏈圈在央行數字貨幣的誕生和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獲得大量的項目機會,這對於鏈圈是一個潛在利好。”雷宇表示。

“從目前網上的消息來看,還不能確定央行數字貨幣是否確實使用了區塊鏈技術。如果使用了區塊鏈技術,首先是在貨幣發行方面可以節約大量成本和時間。同時,由於區塊鏈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對違法、犯罪,特別是貪汙腐敗能夠形成有效地追蹤。”Noah Wang表示。

Noah Wang認為,如果央行數字貨幣使用區塊鏈技術,對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進一步發展會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央行的普及力度是任何一個區塊鏈企業都不可比擬的,可以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關注並瞭解區塊鏈技術,發現其所具有的潛力後,也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區塊鏈創業的隊伍,進一步助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