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思路決定出路,卻又找不到思路。如何提高經理人的決策能力?

作者:胡紹宏

這些年顧問了很多中小企業,發現這些企業發展遇到瓶頸,主要原因還真不是因為所謂互聯網的衝擊、市場競爭加劇之類,因為市場容量對這家企業而言,還是巨大的,他們在自己經營的區域市場內,所佔的比重可能都不足千分之一、百分之一。

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執行團隊的市場策略、規劃、拓展、跟進和維護能力等方面競爭力太低。

而影響這種能力的,就是企業的中、高層經理人——他們在分析、解決這些問題時的決策指導能力不足,導致一旦競爭加劇,能力就跟不上了,又找不到突破口。

所以,在很多公司我經常看到這樣的標語:

思路決定出路。


都說思路決定出路,卻又找不到思路。如何提高經理人的決策能力?

可是,依然沒有思路。

問題出在哪裡呢?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一句話就挖到了根源。

決策來自看法,而非真相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公司經理人熊不熊,決策能力是關鍵!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決策來自看法,而非真相。” 

都說思路決定出路,卻又找不到思路。如何提高經理人的決策能力?

指的就是我們每一個決策都是來自於我們現有的認知水平,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看法。  

都說“思路決定出路”,可是我們為什麼經常找不到思路?

就是因為我們的認知和看法本身有問題。

提高決策能力和決策質量,首先就得改變我們自身的認知和看法。

因為:

看法決定想法,想法決定做法。

認知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所以,在每個企業,我都會強調:

首先不要總在“思路決定出路上”開會討論思路,而是要先檢討認知是不是出了問題,需不需要重新學習?

因為企業發展的瓶頸都來自於人的成長瓶頸,包括老闆、經理人和員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無知——知識的盲點和邊界侷限了我們。

2、錯誤的認知——有時比無知更可怕,因為你越努力,離目標越遠。   

為什麼很多老闆和經理人總是很忙?

就是因為決策質量不高,不能一次性解決那些總是重複出現的問題。

不要讓問題總是成為問題。

參加各種學習、培訓和交流,其實就是幫助我們修正甚至改變以往的看法。

與其在辦公室焦頭爛額,不如出來改變自己,改變看法!

之所以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是因為讀萬卷書,是為了“明明德”,建立相對系統的知識體系。而行萬里路,是為了增長閱歷與見識——書中的知識從寫出來開始可能就已經過時,我們必須瞭解正在發生的變化。閱人無數,是因為我們所有的價值之所以產生,都是因為能幫助他人,“在親民”。從他人身上,既能洞察到需求的變化,又能學習到更多的經驗。名師指路,是因為他們更能幫助我們跳出碎片化知識與經驗的井地,看到更大的視野與可能性。

——這一切,都是在改變我們的認知。   

不同水準的決策區別?

經理人的決策能力大小,決定他能承擔多大的責任,解決多大的問題,在職場上走多遠。

所以,我對經理人的選拔和培養,有3個層面的判斷:

  • 初級的決策能力:人圍著事轉,事情缺乏計劃和規範,所以管理者很忙亂。
  • 中級的決策能力:人和事都圍著目標轉,計劃周詳,制度、流程、標準符合規範,以崗定人,人才的勝任能力適應崗位需求,所以管理者相對輕鬆。
  • 高級的決策能力:事圍著目標轉,目標圍著價值轉,價值圍著人轉,用文化驅動團隊,充分激發團隊的內在驅動力,使大家自動自發的努力向上,所以管理者很輕鬆。   

經理人如何提高管理決策能力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判和提升:

1,認識你的管理職能:這是很多中小企業的經理人至今都很缺乏的基本管理知識和素養。

2,決策的基本理念:決策都是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但很多經理人往往只能就事論事,在問題的表面現象上糾結不清——前面提到的認知決定思路,所以必須做到2點:第一,探尋問題的根源和本質;第二,尋求解決根本問題的新認知、新方法。

3,決策能力構成:掌握決策時的基本邏輯、思考方式、關聯事項、數據構成、數據解讀分析、問題最終呈現、得到解決方案等。

4,正確界定問題,從而在對的路徑上進行決策:正確界定問題等於成功了一半。對問題的判斷,或者對問題產生的根源判斷出現偏差,解決方案一定就是有問題的。

5,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線性問題要追問到底,找到最底層的原因;系統性問題要採用思維導圖橫向和縱深延展,從而系統解決多要素的問題。

6、解決方案的取捨:系統問題越多,可參考的碎片化解決提議也必然很多。這時候需要把碎片化的方案放在系統裡再綜合評估,有所取捨,有先有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