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糧食安全,從未像今天這樣有信心

人民日報海外版4月29日消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有人擔心:如果各產糧大國都限制糧食出口,會不會影響中國人的飯碗?中國的糧食安全能不能經受住考驗?

事實是最好的回答。看市場,無論是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還是“三區三州”偏遠鄉村,商場的貨架上糧食品種琳琅滿目;看田間,春耕進展快、苗情好,全國春播糧食麵積多於往年。問問身邊朋友,家中有沒有囤米囤面?別人會把這當成一句玩笑話!

的確,農業發展到今天,中國人已牢牢端穩了自己的飯碗。“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次疫情,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只要糧食不出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

作為14億人口的大國,要端穩飯碗,就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說一千道一萬,糧食安全是關乎國家生存發展的底線問題,一旦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

正因為如此,這麼多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持之以恆重農抓糧,億萬農民一季一季辛勤耕耘。可以說,對於糧食安全問題,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信心!

信心,來自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看總量,中國糧食實現“十六連豐”,總產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看人均,去年人均佔有糧食474公斤,超過了國際公認的400公斤安全線。看保障,作為口糧的水稻、小麥自給率達98%以上,飯碗裡主要裝自己的糧。數字背後,更是農業生產方式的嬗變:在春耕一線,北斗導航平田,無人機噴藥,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成了種地的好幫手。“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生產方式早已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新農機、新技術把糧食生產基礎夯得牢了又牢。

信心,來自穩定的糧食產業供應鏈。“產業強,糧食安”,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建立糧食儲備和應急保障體系,僅口糧庫存就能滿足1年以上的市場需求;日應急加工能力約19億斤,糧食應急加工企業1天的加工能力,就夠全國人吃1天多;邁向糧食強國,“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年產值超過3.1萬億元,不僅豐富了人們餐桌,也穩住了農民的錢袋子。

信心,來自制度保障。制度是關係糧食安全的根本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今年春耕,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發放稻穀補貼、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繼續實施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並提高了早秈稻和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價等,這些政策釋放出強烈信號——讓農民種糧不吃虧、地方抓糧不吃虧,調動保護好這“兩個積極性”。這是中國解決糧食問題的法寶,過去是,將來也一定是!

中國人靠自己的雙手解決了世界1/5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了不起的成績。但越是農業形勢好的時候,越不能麻痺鬆懈。尤其要看到,儘管糧食連年豐收,但基礎還有短板,挑戰也不小,未來糧食需求仍剛性增長,每年因人口數量增長就要增加糧食需求上百億斤。

因此,保障糧食安全是中國的永恆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一刻不能松。保護好“耕地紅線”,守住“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底線,任何時候都應該是我們“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

(原題為《糧食安全,從未像今天這樣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