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不該與孩子聊死亡話題?聽專家講座後談談自己的想法

文丨雙棉襖媽媽

最近我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那就是該如何與孩子溫暖的聊“關於死亡”的話題,我們該不該與孩子

聊聊“死亡”。前不久正好有講座關於這方面的,我聽了之後便有了答案,我們不該盲目的迴避,關鍵

是該以什麼方式呈現給孩子。

起因是我前幾天看到了一個新聞:是一個18歲的哥哥,在弟弟睡夢中把弟弟殺害了,我看了之後很震驚,回家便和爸爸聊了起來,本以為老大睡著了才說的,誰知剛說完,她便睜開了眼睛,問我:為什麼呀?當時我都嚇壞了,一時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她,過後自責了很久,感覺過早讓她知道了“死亡”這一危險信息。事情過去了大概四五天了,今天早晨,她一睡醒,便和我說:媽媽,一個小孩啊睡著睡著,便被他哥哥殺死了,我聽後也是難以置信,這個消息在她的腦海裡留下了這麼深的印象嗎?我該怎麼和她解釋呢……


家長該不該與孩子聊死亡話題?聽專家講座後談談自己的想法


有些大人自己對“死亡”之類的字眼比較忌諱,在孩子面前也從來不提,其實一般來說,孩子在4歲左右便開始對這個神秘的話題感到好奇了,並且會表現出或多或少的擔心和害怕。迴避,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這樣只會讓孩子在懵懂中感到更加好奇和惶恐,而且,對“死亡”的認知其實是生命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節課。

我們一般都會教育孩子要珍愛生命,要愛惜自己和身邊的親人,那麼,珍愛生命就要先從認識生命開始。有的家長是真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提起,有的家長則是故意迴避,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該如何和孩子提起這個話題。


家長該不該與孩子聊死亡話題?聽專家講座後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起讀“死亡”主題的繪本

有些家長擔心自己無法表達,也怕和孩子說的過重,會加重孩子的恐懼,那可以嘗試著給孩子看相關主題的繪本,可以選取溫柔的、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並體會“死亡”是怎麼回事。類似的繪本例如:《爺爺變成了幽靈》、《小小的她的來訪》等等,可以在網上搜索相關主題,都會彈出一系列的推薦繪本,家長可以自主選擇。


家長該不該與孩子聊死亡話題?聽專家講座後談談自己的想法


採用提問法 自然帶入

家長可以用提問法,讓孩子先表達自己對死亡的看法,比如,你認為死亡是什麼?如果孩子還小,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或者表述不清,那家長可以繼續問,你第一次知道這個詞的時候是在哪裡、什麼時候?你覺著“人死了”會是種什麼樣子?也許一個個問題問完之後,你會發現你們的談話慢慢的偏離“死亡”了,甚至是十分歡快,與“死亡”沒有一點關係了。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有某種想法的時候,不要急於迴避,可以嘗試用更多問題幫助孩子回憶自己有這種想法的過程。

其實,告訴孩子死亡是什麼用很多種方法,家長不要傳遞給孩子“死亡是可怕的”這種想法,我們都有過親人離世的悲痛。我也有,那當然是撕心裂肺、痛徹心扉的經歷,現在想起來依然是心裡最不想提及的點,但悲痛、害怕有用嗎?我們依然要堅強的活著,逼著自己面臨殘酷的現實。

沒有人可以改變死亡這個現實,死去的人將永遠離開,無論自己有多少不捨與不甘,而活著的人,只有選擇堅強,選擇更好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