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解套不是夢——巧用期權,5年前買的股票終於解套了

幾乎每一個投資者都曾有過套牢的經歷。股市的漲跌起伏是正常現象,沒有誰可以避免。

但是,能否在精研個股的前提下,利用期權工具有效緩解套牢壓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個股備兌策略

投資者張先生目前持有1萬份50ETF,成本價3.0元,當前價格2.7元。如果行情長期橫盤整理,不溫不火,張先生的處境就會非常尷尬。是走是留?繼續持股,短期內看不到希望。割肉離場又不甘心,雖然10%不算深套,但是大部分投資者都不能輕易下決心。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使用賣出認購的方式來化解。

在投資者以成本價3.0元持有50ETF的同時,賣出行權價3000的認購期權,即可獲得權利金,用以降低持股成本。

早日解套不是夢——巧用期權,5年前買的股票終於解套了

以2020年4月2日的行情為例:當天50ETF收盤價為2.706,4月3000認購合約的收盤價是693元。投資者以這個價格賣出1張認購期權,相當於將持股成本降低了2.31%,降至2.9307。

賣出認購期權意味著鎖定50ETF的賣出價位。如果到期時股價未觸及3.000,未觸發行權。那麼下個月還可以重複上述操作。即使到期時觸發行權,投資者的本金也不會受到損失,仍然可以按照3.0的成本價賣出50ETF。

無論是以上哪種情形,投資者都可以通過賣出認購合約獲得權利金,降低持股成本。

早日解套不是夢——巧用期權,5年前買的股票終於解套了

以上組合策略稱為備兌策略。投資者在持有股票的同時,疊加賣出認購期權,可以合成備兌策略。通過備兌策略賣出認購期權不需要額外繳納現金保證金。

通過上述介紹,大家是否認為這種策略是應對套牢、防止套牢的良方呢?

一定程度上可以這麼認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備兌策略中,賣出認購的權利金收入是有限的。如果股票走勢高位跳水、一路下跌,那麼備兌策略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例如,在2020年1月2日至2020年3月19日期間,50ETF下跌超過15%,即使不斷的備兌開倉,權利金收入也遠遠不能覆蓋股價下跌的損失。這是因為,在行情下跌過程中,認購期權的虛值程度越來越高,權利金收入越來越低。在這種環境下,投資者更應該考慮保險策略,而非備兌策略。

關於保險策略,請參見前一篇文章《股市跳空低開100點,重倉投資者為何不急於拋出股票?

》。

另外,在股票價格大幅反彈,且反彈超過行權價時,投資者也要及時調整心態,正確看待被行權這件事。雖然被行權會導致投資者不能獲得行權價以上的股票上漲收益,但是與開倉初期的點位相比,投資者已經實現瞭解套,而且還有額外的權利金收入。這是一筆正收益的投資,只不過少掙了一些而已。

綜合以上兩點來看,備兌策略所適用的環境是小幅震盪行情。過大的波動幅度可能會造成該策略整體收益下滑,或是不能獲得股票的所有上漲收益。


期權小策略:

01.《股市跳空低開100點,重倉投資者為何不急於拋出股票?》

02.《巧用期權,加速解套,股民如何給自己分紅?》

03.《股市弱勢震盪,股民如何以低成本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