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萊:我國抗疫緣何短期內取得顯著成果

我國抗疫得力,國內形勢向好,有目共睹,震驚世界。2020年年初,疫情在武漢發生,並開始向全國各地蔓延。1月23日,武漢“封城”。經過76天的艱苦努力,武漢於4月8日解封,彰顯了我國抗疫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正如習近平主席講的那樣,武漢勝,湖北勝,湖北勝,全國勝。眼下武漢社會生活正有序恢復正常。

我國成功阻止境內疫情蔓延,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抗疫經驗,而且昭示世人疫情可防、可控、可治。這為世界樹立了榜樣,也爭取了抗疫時間。短短兩個多月,我國就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實屬不易,堪稱“奇蹟”,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好評和讚揚。美國媒體認為,中國抗疫“贏了”。

劉寶萊:我國抗疫緣何短期內取得顯著成果

4月15日,最後一批迴撤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向火神山醫院敬禮告別

我國何以能取得如此成果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高度重視,人民生命至上。中國政府高瞻遠矚,敏銳地發現病毒無情,危害史無前列,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故當機立斷,綜合施策,雷厲風行,迅速行動,採取了建國以來最全面、最廣泛、最徹底、最嚴格的舉措,全力以赴,打一場全民抗疫的人民戰爭、阻擊戰、攻堅戰、防控戰、殲滅戰。與此同時,與時俱進,及時提出行之有效的行動方案,充分體現了中國精神、中國速度、中國智慧、中國特色。核心是一切為了人民,“生命重於泰山”,要不惜一切代價控制疫情;對所有患者,一律免費,科學救治,努力提高治癒率,儘量減少死亡率。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二、集中統一,突出重點。“全國一盤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集中力量,辦大事。首先舉全國之力,支援武漢和湖北其他地區,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要錢有錢,各地陸續派出了大批醫護人員;在武漢,火速建起火神山、雷神山兩大醫院和多處方艙醫院,以擴大床位,解決人等床的問題;對武漢1100多萬人口進行了全面排查,堅持“應收盡收”,從速科學救治。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資和醫療設備源源不斷,建立了晝夜不停的龐大運輸線,從而保障了武漢居民的日常生活和醫療設備的充分供應。

三、黨的領導,身先士卒。黨中央勇立潮頭,始終站在抗疫一線,在農曆大年初一,舉行政治局常委會緊急會議,是建國以來第一次。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和部署及到武漢視察指導抗疫,要求黨旗高高飄揚,黨員率先垂範,極大地鼓舞了包括黨員之內的全國人民的士氣和戰勝疫情的信心。中國有近一億黨員,均為各行各業的精英、骨幹,猶如網絡,遍及從中央到地方乃至邊遠村鎮,使之充滿活力,正常運轉。抗疫期間,“我是黨員,我先上”已成為每一個黨員的誓言。同時他們自願為抗疫捐款。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椎,國家之棟樑,人民的主心骨,復興大業的中堅。

四、軍隊當先,中流砥柱。軍隊勇往直前。哪裡最危險,那裡就有他們的身影。陸、海、空三軍全力支援抗疫。武警、公安幹警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他們是人民的武裝,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成為抗疫的堅強後盾和壓艙石。

五、實力雄厚,可靠保障。我國綜合國力日增,經濟穩居世界第二。2019年GDP增長6.1%,達14.4萬億美元,人均GDP首破1萬美元。工農業生產在高位運行,製造業為世界第一,堪稱“世界工廠”;農業連年豐收。高科技發展迅速,已進入世界前沿;基礎設施更加健全。由於物資豐富,庫存豐裕,財政堅挺,才得以保障武漢、湖北乃至全國物價穩定,各項供應正常運轉,復工復產有序進行。

六、醫護大軍,一馬當先。全國醫務工作者一千餘萬,其中不乏著名科學家、醫務專家、醫生;醫療衛生機構遍及城鄉,許多醫院居世界一流。武漢出事後,全國各地共派出346支醫療隊,42600萬醫護人員。他們奮戰在一線,救死扶傷,不懼個人安危,堅持科學救治,中西醫結合,致使大批患者康復出院。同時科研人員研發疫苗和特效藥也已走在世界前列。他們成為時代最可愛的人,個個都是英雄、模範,令人肅然起敬。值得一提的是,中醫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聲譽大增,揚眉吐氣。

七、人民擁護,安定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越挫越勇”,絕不向災難低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捍衛力和創造力。大家“相信黨,擁護黨,聽黨話,跟黨走。”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步調一致,聯防聯控。廣大民眾普遍“宅居家中,儘量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少聚會。”在這方面,中國創造了世界第一。

八、國際支援,聲勢浩大。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積極支持中國抗疫,並提供了大量援助。許多國家領導人、政要、政黨、醫學專家學者和友好人士等紛紛致電、打電話或發表講話表示支持和慰問,相信中國抗疫定能取得成功。在中國控制疫情後,他們予以高度評價,讚揚中國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寶貴的抗疫經驗,贏得了抗疫窗口期,樹立了榜樣,值得各國學習和借鑑。(作者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前副會長、前駐阿聯酋、約旦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