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這裡有點小垃圾,來掃一下。”“今天準備了多少肉餡?”一大早,77歲的馬旺林像往常一樣來到自己經營幾十年的店裡巡查。

馬旺林是楊浦區著名老字號、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單位——一心齋第三代繼承人。本來到了他這個年紀應該開始吃吃玩玩享清福了,但老馬坦言自己那麼多年下來習慣了,“我身體還可以的,再頂兩三年不成問題。”馬旺林笑著說。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上海一心齋

兩個月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這家楊浦老字號面臨生意清淡的窘境。身為老闆的馬旺林主動拿出100萬給員工發工資、給供應商結款。“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是需要穩定軍心。”馬旺林告訴記者。

工資照發 穩定軍心最重要

春節前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眾多準備在春節期間大幹一場的飯店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中也包括楊浦老字號一心齋。“春節期間在我們這訂的200多桌酒席,全部退掉了,堂食生意也不行,最少的時候一天只有1000多元營業額。”馬旺林回憶起那段最困難的時期。

雖然生意慘淡,但一心齋照樣每天營業,用老馬的話來說,外面餐廳都關門了,我們再關掉的話,那些單身漢、一線防疫人員及清潔工去哪吃飯?不僅如此,所有一心齋員工都留了下來,疫情爆發期間,老馬安排員工輪流上班,不上班的安心留在員工宿舍休息。

店裡生意雖一落千丈,但老馬召集大家開會時宣佈:

“我準備了100萬給大家發工資,大家安心工作,工資照發,一分不跌!”與此同時,老馬告知供應商,每月按時結款,不拖欠一分錢。“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是需要穩定軍心。”馬旺林說道。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一心齋點心外賣部

據瞭解,100萬中60%用來支付員工工資,其餘40%給供應商結款。目前,一心齋共有60多名在職員工。每天上班的員工除了做好消毒、給顧客測溫等日常防疫措施外,大家還利用空餘時間操練技術,“我讓他們跟著大廚學習如何煎制牛肉煎包,這樣以後忙起來時隨時可以頂上。”馬旺林解釋道。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製作牛肉煎包

對於老馬讓大家“練兵”的好處,已經在一心齋工作20餘年的薛師傅等一批管理人員最有發言權。“我來的時候還是小姑娘,現在兒子都已經成家了。老闆讓我們多練練不是壞事。“薛師傅說她除了熟練掌握熟食窗口一系列操作之外,還會製作牛肉煎包、炒菜等等,可謂多面手。

像薛師傅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很多員工都跟了馬旺林十多年,在員工心裡馬旺林絕對算得上“中國好老闆”。”馬老闆做事腳踏實地,跟著他我們心定。“一位員工說道。

生意逐步恢復 外賣做增量

隨著疫情的逐步穩定,一心齋的生意在三月中旬迎來好轉。“上海將一級響應調整成二級響應後,顧客開始多起來了。”馬旺林告訴記者。儘管如此,整個三月一心齋的營業額只恢復到了5成左右。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每天的外賣應接不暇

雖然堂食還未安全恢復,但一心齋的外賣卻做得風生水起。“到這個月,外賣差不多做了一年了。”馬旺林介紹說:“從去年4月開始,就有不少外賣平臺的人過來找我,希望我們開外賣。”

一開始,老馬沒有答應,覺得外賣可能會影響堂食生意。“後來他們三番五次上門找我,我和員工商量後決定要不試試。”馬旺林說道。於是,堅持了61年堂食的老字號一心齋在去年正式上線了自己的外賣。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每月銷量達到近4000單

一心齋開通外賣後的銷量大大超出了馬旺林的預期。記者在某外賣平臺上發現,一心齋的月銷量達到了驚人的近4000單,這也給馬旺林吃了一顆定心丸,“外賣完全超出預期,而且很多顧客都是年輕人。”馬旺林欣喜的說。而且馬旺林發現,外賣並沒有影響堂食生意,顧客反而越來越多,“外賣一上線,也間接增加了我們的知名度。”馬旺林介紹道。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堂食的顧客越來越多

馬旺林告訴記者,這個月一心齋的堂食銷售額已經達到往年的8成水準,加上外賣這塊的銷售額,還略有盈餘。

四個品種持續暢銷 夏天四大件已上線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等待買牛肉煎包的顧客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熟食窗口

一心齋什麼最有名?很多人會脫口而出:牛肉煎包。其實,除了牛肉煎包外,一心齋的“中國名菜”三黃雞、醬牛肉同樣名聲在外。加上後來推出的牛肉鍋貼,正好四樣。“這四個品種是我們店賣得最好的品種,每天供不應求。”馬旺林介紹說:“煎包每天能賣出5000只;牛肉鍋貼2000只、三黃雞100只。”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正在購買冷餛飩的顧客

最近上海的天氣熱了起來,一心齋適時推出夏天四大件——冷麵、冷餛飩、刨冰、酸奶。記者注意到,已經有不少顧客開始提前過夏,吃上冷麵、冷餛飩、刨冰了。“我在這裡吃了十幾年了,東西味道好,價格公道。”市民周先生一邊吃著冷餛飩一邊說道。

據馬旺林介紹,一心齋的冷麵有著自己獨特的製作工藝。“比如我們冷麵用的花生醬絕對真材實料,用了80斤花生和20斤芝麻,炒熟之後,再當場磨成花生醬,成本要高於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商家。”馬旺林說道。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一心齋冷麵

記者看到,一心齋光冷麵澆頭的數量就達到了11種之多。其中,傳統的“三絲”澆頭在這裡用的是牛肉絲,成本自然高了不少,口感也更為獨特。

“好老闆”虧一百萬給員工發工資,楊浦老字號扭虧為盈渡過難關

■刨冰十年沒有漲過價

另外,店裡的刨冰也保持了最古早的味道,10元一杯的價格已經十年沒漲過了。“我們的刨冰製作工藝特別講究,一般外面吃不到這個口感。”馬旺林介紹道。據悉,現在一心齋每天都能賣出100多杯刨冰,而銷售最旺時,一天可以賣出1000多杯。

感謝很多人的幫助 退休了要去環遊世界

馬旺林告訴記者,一心齋能穩定渡過疫情這道關,除了離不開自身努力之外,也要感謝很多人的幫助:“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一個口罩也買不到,更別提其他防疫物資了。這時,楊浦區統戰部、楊浦區商務委、楊浦區投資促進辦、大橋街道的領導多次上門慰問,並送上防疫物資,我特別感謝他們。”

馬旺林說,自己雖然已經77歲,但身體一直很好,所以還堅守在一線。但老馬也希望兒子(一心齋第四代傳承人)能早點挑過大梁。“大部分要領他已經掌握了,但有些細節還處理不好,還需要鍛鍊。”馬旺林介紹道。

“每年我都會抽一段時間出去旅遊,至今已經去過40多個國家了,等哪天退休了,我還要去更多國家旅遊。”馬旺林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