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牛企業韋博英語,死於預付款理財?


現金牛企業韋博英語,死於預付款理財?


臨近9月底,韋博英語全國多地線下門店出現了關門潮,同時還被爆出了高管跑路、欠薪、關店等信息。

10月12日,疑似韋博英語的創始人高衛宇於凌晨向韋博英語總部及上海各中心員工發出了公開信。

高衛宇在信中稱:“從去年起,由於內外部等各種原因,韋博英語的業績持續下滑,成本不斷攀升,公司的運營陷入困境。基於此,原本已定的融資計劃由於業績的持續惡化不斷推遲,資金鍊斷裂。”

信中還指出,韋博自創辦至今20年,今年8月前從來沒有拖欠任何一名員工工資,8月起因資金鍊問題開始拖欠員工薪水,當時寄希望於融資成功後補發,但是融資的不順利最終成為了壓垮韋博的最後一根稻草。

目前,韋博的部分員工已經走上了追討薪水之路。更糟心的是,有上萬名學員在報名之初,通過韋博英語從招聯消費金融、度小滿金融、京東白等平臺申請了數萬元的培訓貸,用於繳納學費。

據一份上海地區韋博學員的登記表顯示,上千人中大約有1/3的學員部分或者全部學費使用了分期付款消費金融產品,其中分期產品的週期為1-2年,平均額度在3萬元左右。

韋博英語大面積倒閉使得這些分期貸款的學員陷入兩難困境,“課沒得上了,還要繼續還款,不還錢的話就要上徵信,而且退費眼看遙遙無期。”一名“受害”大學生告訴i黑馬&創業家。

2019年6月,黑馬曾經報道一則沐奇、凱蒂範等早教機構接連關店的事件,相通之處也是在於這些早教機構以會員制預先收取數萬元高昂學費,甚至在無法正常開課的情況下還在招收新會員,但資金卻未用到早教機構的課程中,拖欠房租、教師工資,最後導致早教機構關店倒閉。

預付款導致企業死亡這一法則在韋博英語再次“靈驗”。

據瞭解,目前,韋博英語已經在全國60個城市開設了近200家培訓中心,對外宣稱累計學員的數量已經超過30萬人,在事發之前,韋博仍在招募加盟商。

盲目擴張被直指為韋博資金鍊斷裂的首要原因,正如一位曾在韋博核心崗位工作的員工稱,“韋博發展20年以來還是有一些資金積澱的,但現在公司攤子太大了。近200多家門店、6000多名員工,如果不是盲目擴張到這麼大體量,不至於現在就出現這樣的局面。”(摘自《韋博英語多地門店關停追蹤:學員被“套路貸”、員工被離職,20年老牌機構為何突然崩盤?》一文)

但是,i黑馬&創業家究其2019年6月數家早教機構接連關店事件背後發現,這些早教機構的創始人自己也是受害者,儘管已經以股權置換方式賣掉公司,但是至今依舊拿不到一分錢。

這背後都來自於背後“操盤者” 國民信和幕後老闆白穆春所做的一個局,白穆春以打包企業上市的計劃不斷收購教育機構,通過置換股權的方式得到了,早教機構的信任,而這些被明海遠晟收購的早教機構卻成了白穆春解決集團資金鍊危機的造血機。

被國民信和掌控的早教機構通過促銷招收預付費會員,有家長透露,課程均價在2萬元左右。這些資金給公司帶來了短期的業績增長,但是,這些收入並沒有投入到課程的服務上。

根據後續調查,這些資金可能被用於兌付購買國民信和理財產品股民的利息,可能用於投資地產,也可能被白穆春佔為己有、肆意揮霍。自始至終,錢去了哪裡始終沒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錢無法以任何有價值的方式返回到消費者手中。

再看向韋博,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上海韋博教育培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高衛宇,其運營主體為上海韋博教育培訓有限公司。

該公司由上海韋博文化交流有限公司100%控股,實際控制人以及最終受益人均為高衛宇,持股比例為38.3%。韋博董事兼總經理為高徵宇、副總經理為高四海,即業界所稱的“高家三兄弟”。

目前,在企查查上三人所關聯的風險信息達到了164條,其中上海韋博教育培訓有限公司自身風險2條,關聯風險10條,曾因設立分支機構而未辦理營業執照遭到行政處罰。法定代表人高衛宇關聯的風險達83條,多涉及教育培訓糾紛以及合同糾紛。

同比白穆春事件,在韋博事件中,最核心且最讓人困惑的問題依舊在於,教育機構從相關貸款方收取的學費去向不明。

那錢到底去哪裡了?

從2018年開始的去槓桿趨勢,除了影響到過熱的VC、地產等產業,2019也開始衝擊曾經健康發展,有營收有盈利企業的生存。

這些企業的現金投入去槓桿產業,如今很多領域已經“爆雷”,這些資金有去無回,很多本來資金儲備雄厚的企業,例如教育、美容等領域企業“瞬間死亡”。

而教育領域正是屬於預收款行業之一,俞敏洪也曾指出其中風險:“一收學費就收兩三年,地面已經規定不能超過三個月,但線上的還是收兩三年。已經有四、五家在線教育機構入不敷出拿不到後續投資而倒閉,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響。”

當企業試圖通過資本幫教育公司扛下去,而不發展正常的商業模式,遇到資金斷流、預收款用完之際,企業存在隱蔽的問題會自然爆出,這也正是韋博最終走向死亡之路的核心原因。

不過,在真相未白之前,我們依舊不得清晰窺之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