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笨,只是不想計較

慢慢的喜歡用文字表露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人們常說,成長免不了會衍生出許多煩惱,可是後來我才漸漸明白,人這一輩子出現的煩惱,大多都是因為 " 計較得太多 " ,很多人一生都在不同的角色裡計較得失,卻唯獨忽略了要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

小時候,我們在家裡計較爸爸媽媽是疼愛弟弟妹妹多一些,還是疼愛自己多一些。上學以後,我們在學校裡有了攀比心,看見同學穿著最新款的球鞋,戴著漂亮的手錶就會不自覺地眼紅,然後追著父母說:" 我也要買一樣的 " 。

長大後,我們在感情裡跟另一半計較到底誰愛誰多一點,又是誰為誰付出得更多一些。而現在,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因為過度追求完美,把自己折騰得身心疲憊。糾結小事,計較得失,似乎成了我們無法擺脫的約束。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一名漁夫很幸運地撿到了一顆漂亮的珍珠,但他發現珍珠上有個小斑點,他心想如果把珍珠上的小斑點除去,這顆珍珠一定會成為珍貴的寶物。

於是他一遍又一遍地削去珍珠的表層,發現斑點依舊殘留,他又繼續一遍一遍地削,最後珍珠上的斑點沒了,但珍珠也變得小而不值錢了。當一個人過於計較得失,把精力都花在計較一件小事兒上,反而會失去更多。

一直很喜歡諾德斯克在《心理衍射論》中寫到的一句話: " 我們的大腦往往容易為一些不相干的小事糾纏,而導致精神無法集中或者注意力發生偏差。 "

諾德斯克曾經在軍隊裡服役,在一次軍事演習中,由於時間緊急,他來不及繫好鞋帶便匆忙上場集合,就在他準備俯身繫鞋帶的時候,演習開始了。

從那一刻起,諾德斯克就一直心心念念著那根沒繫好的鞋帶,擔心鞋帶鬆掉會絆倒自己。就這樣,他一直無法集中精力,最後導致左腿中彈受傷,當這場軍事演習結束之後,他才發現,原來那根鞋帶根本就沒有鬆開。

我們都一樣,時常會被眼前細小甚微的東西混淆視聽,然後把精力花在這些無關痛癢的小事上,誤以為那就是核心,殊不知這樣反覆跟自己糾結計較,只會錯失手中的好運。

比如,當一個人在職場中跟同事爭得你死我活,最後卻讓領導上司對自己有了不好的印象。

再比如,我們在感情裡跟另一半因為一件小事兒吵得天崩地裂,讓感情產生了極大的間隙,賠了夫人又折兵,什麼都沒得到,這樣的計較,值得嗎?

對那些讓我們不快樂的人或事置之不理,把完整的快樂收進心裡,才是正解。

想起前段時間,我去朋友家裡過夜,我們幾個女孩兒聊起了各自的近況,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個月裡總有那麼幾天心情極度低落,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幹勁。

我們都有過這種時候,什麼也不想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聽著歌發呆,幾千人的朋友圈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更新了,沒什麼人看的微博反而更了十幾條,細看全都充斥著抱怨、焦慮和不滿。

當生活裡的酸甜苦辣交織襲來,所有情緒輾轉反側,卻還是要像沒事人一樣把一切都咽回肚子裡,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苦極了。

可實際上,當我們隔一段時間再回頭看,發現那些不過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想不起來當初為什麼要計較它,並且崩潰那麼久。

人無完人,事無盡美,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計較得太多反而只會負累,接受世界帶給我們的每一份饋贈,才能找到快樂的開始。

希望我們都能扮演好自己的每一個角色,做一個成熟的人,分清主次,看淡得失,善待來去,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容易地獲得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