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次旅行

作者:王曉春

難忘的一次旅行

在萬家團圓的仲秋佳節,與摯友梁氏夫婦赴一場山水之約,走訪歷史文化名城——陝西寶雞。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與寶雞的淵緣,是否也是前世的千百次回眸換來的一次旅程。
歷經塵世的滄桑,看過世間的風雨,築造起一座空曠的城,那是屬於大自然的純淨天地。和一曲明澈的天籟,心隨萬境,纖塵不染!思緒帶著夢的翅膀,與天地相系,牽手,隨風,穿雲,踏月,看煙波浩渺,訪幽谷美景,輪迴千古,遊弋碧野,看流年煙火,品味歲月靜好,一山一世界,一花一菩提!

難忘的一次旅行

雨中造訪石鼓園

時值中秋節,又恰逢天降喜雨,爬山涉水不現實,只好選擇遊覽寶雞市內文化景點——石鼓園。到達石鼓園時,已是下午四點多,遠山被茫茫雨霧遮掩著“廬山真面目”,近處的石鼓園也是煙雨濛濛一片。

難忘的一次旅行

石鼓園坐落在“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地方,也就是寶雞市石鼓山上,東臨茵香河,南靠秦嶺主峰雞峰山,西望市區,北瞰渭河,是融“遺址保護、青銅器展覽、石鼓文化展示、園林觀光、考古研究和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文化生態公園。走進石鼓園溼地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入雲的石鼓閣,它是中華石鼓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仿秦漢建築風格,採用外五內九的層級設置,喻示著周秦文明在中華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主要展示石鼓文化和歷代優秀書法家的作品,並供遊人鳥瞰市貌。

難忘的一次旅行

石鼓園的第二個標誌性建築是青銅器博物院,是全國最大的唯一以青銅器命名的專題博物館,包含數十件國寶級和1500多件青銅器珍品供遊客免費參觀。常聽外國人說,到中國不遊陝西等於沒到過中國。同樣,我認為到陝西不遊寶雞就不知道中國的歷史文化有多厚重。寶雞市文化燦若星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寶雞是周、秦文明的發祥地,市內文物古蹟眾多,尤以出土數量眾多、造型精美的青銅器最為著名,被譽為“青銅器之鄉”。晚清四大國寶散氏盤、虢季子白盤、毛公鼎、大盂鼎均出土於寶雞,形成“東有兵馬俑,西有青銅器”的格局。

難忘的一次旅行

中華石鼓園的第三個著名景點,就是利用自然崖體做成的周秦文化牆,展示了周秦民族發展壯大走向輝煌的歷史過程,以“仁義禮智信”為主題的五德園景區,向遊客闡釋著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主要特徵和歷史淵源。第四個景點就是橫貫石鼓閣東西的漢文字長廊,記載了倉頡造字以及周秦時期漢文字的發展演變過程……這裡的一點一滴,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無不向世人昭示著中華石鼓園是傳承中華文化的聖地,是寶雞這座歷史名城的名片。


時間猶如秋雨,雖然無法挽留,但卻可以定格每一個流芳的唯美瞬間。空氣裡舞動著一雙雙幻想的翅膀,喜悅如蓮一般,淡淡散開,起舞飛翔,那麼端莊,那麼優雅……

雨越下越大,四周景物已被夜幕籠罩,我們不得不離開這個令人心生敬仰的地方。離開時,夜幕中的石鼓園,靜默的處在大自然的懷抱,和天地融為了一體。

難忘的一次旅行

印象寶雞市

夜色中的寶雞市,猶如天上的街市,高樓林立,霓虹閃爍,璀璨奪目,華麗耀眼,目不暇接。儘管天下著大雨,但繁華的街市上商賈不絕,遊人闌珊,充分彰顯著一個城市的文明與發達。
的確,寶雞是中華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境內擁有獲國家4級旅遊景區殊榮的“佛骨聖地”法門寺、秦嶺主峰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天台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姜太公直鉤垂釣的釣魚臺,諸葛亮病逝之處五丈原,關山草原和嘉陵江源頭及眾多的渡假村……寶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濃縮了華夏文明開啟的全部過程,又演澤出諸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和“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一幕幕歷史話劇……

難忘的一次旅行

寶雞市,原名“陳倉”,是陝西省第二大城市、西部工業重鎮,是華夏始祖炎帝的故鄉,周秦王朝的發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民間美術之鄉”美譽。寶雞位於陝西關中西部,是通往祖國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是古代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塞,為王者皆想擁有。

難忘的一次旅行

寶雞,有著廣博豐富的文化傳說。據說在秦文公十九年(公元前747年),有個陳倉人獵到一隻像羊又像豬的怪獸,準備進獻國君。可是卻有兩個小孩勸他萬不可行。因為這個怪獸,名叫“獍”,剛一出生,就張口吃母,及長,吸人腦漿,陳倉人一聽趕緊用力打頭,欲把它殺死。突然,蝟開口說話:“你不要殺我,快放了我,去逮這兩個小孩。他們是龍鳳胎,都叫陳寶,得男者稱霸,得女者稱王。”陳倉人聞言,以為靈異,放下蝟去逮小孩。可是兩個小孩忽然變成兩隻神雞,一隻飛到了河南南陽,千年之後轉世為漢光武帝劉秀,另一隻飛向陳倉山頂,化為石雞,體大如羊,光潔如玉。陳倉人種草掩護石雞。陳倉山從此林密草茂,皆因石雞得,石雞默默,以俟盛世。在唐至德二年(757年),陳倉山復聞神雞啼鳴,聲傳十餘里。當時,正是安史之亂的緊要關頭。玄宗避亂四川,太子李亨在靈州提前登基,史稱肅宗,掛帥平叛。聞神雞鳴叫,唐軍節節勝利,叛軍一蹶不振。肅宗認為神雞為國之寶,雞鳴乃是吉祥之兆,隨改陳倉為寶雞,沿用至今。

難忘的一次旅行

記憶隨風遷轉,攪起周天在心頭蹁躚,揉入了我對這片土地的一往深情:寶雞坐擁八百里秦川的厚重、雄關塞四野的開闊、中華文明的肇啟、半坡先民溝壕圍起的村落、倉頡用鳥蟲造出象形字、何以解愁唯有杜康的酒香、灃鎬二京的建立令西周開先河、秦王掃六合讓阿房宮峻峨雄起、指鹿為馬的秦二世、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掀起楚漢相爭的浪波,漢王入秦關成帝業始得長安名、呂后專權深宮動干戈、文景無為治未央舞婆娑、漢武徵朔方直搗黃龍窩、隋唐舊國都八水繞城郭、運河通蘇杭大興聞號歌、文景、貞觀之治後武則天稱帝建大周、玄宗開元盛世、安史之亂、黃巢起義、李自成建大順朝……這一切的一切的,曾經演繹了攻城掠地、爭權奪位、生靈塗炭、殘垣斷壁、血水漂杵、民不聊生等等的慘烈歷史……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轟轟烈烈的故事,真是讓人敬三份,慕三份,痛三份,留著一份記憶,告慰蒼生!


歷史的車輪碾壓過歲月的河床,留下斑斕的印記,是一個民族的興衰史,有待後人鑑照歷史,繼往開來,自強不息,創造新的輝煌!

難忘的一次旅行

參觀炎帝影視基地
常言道:懶人不出門,出門天不晴。在寶雞的第二天,本盼望天晴氣朗,去太白山一日遊。可誰知,秋雨依舊連綿,不得不改變行程計劃。聽說寶雞的影視基地很壯觀,一行四人,冒著大雨,直奔炎帝影視基地而來。

難忘的一次旅行

花開花落,年復一年,不奢求人生再譜寫一曲驚天動地的樂章,只願奔走在路上。未曾到達前,還對影視基地有過懷疑,覺得是一次沒有價值且浪費時間的行程,誰知到達目的地後,卻驚歎不已。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購票走進影視基地大門的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正是我所喜歡的“深林人不知,清泉石上流,明月來相照……”的意境,精神為之抖擻,興趣大增。

難忘的一次旅行

處在煙雨之中的影視部落,靜若處子,猶抱琵琶半遮面,彷彿人間仙境,一石一屋,一花一草,都在向我們靜靜地陳述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史。踏著被雨水沖洗潔淨的石砌小路,走過一個個部落領地,黃帝、炎帝、伏羲、女媧……經過一片片山林田園溝渠:似乎看到先祖們也在三人一組,五人一群,大人小孩,有的男耕女織、有的品茶閒話家常、有的遊戲玩樂、有的打柴圍獵、有的燒火做飯……雖然他們衣不蔽體,卻是那麼幸福自在、快樂祥和,令人向而往之!

難忘的一次旅行

據傳炎帝生於陝西寶雞姜水(現寶雞市清姜河流域) ,與黃帝齊名。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號神農氏。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子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至今猶存。華夏子民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象徵。身處影視基地部落內,彷彿穿越歷史,回到了原始的生產、生活場景,遊走在那個時代的大街小巷,體驗他們的生活習俗,演繹皮影、彈奏古樂等,竟然有著超凡脫俗的極度愉悅感。同行四人,無不拍手稱快!

難忘的一次旅行

這山長水遠的旅途,把歷史和現實交相輝映,帶給大家的震撼和快樂,無法言說。雖然有的景點因大雨滂沱而不能靠近參觀,但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最美的歷史重現和視角見證,同樣讓人心生快慰!今生不求色彩斑斕,只願在這清新的雨霧中,靜靜感觸人間美景,淘盡滾滾紅塵的繁瑣!
雖然,我無法知道是否能寫出一段旅程或一段滄海桑田的故事,但至少心路的歷程可以在此留下一些印記,馨香浸滿衣襟,微笑綴滿行程,安然、祥和,靜謐,悠遠,用心感悟行如流水的時間,陶醉著,輕輕忘記所有……

難忘的一次旅行

九龍山之行

什麼是幸福,談笑有哲人,聚會有高人,喝茶有閒人,出遊有友人。在一場山水之約接近尾聲時,天公作美,風和日麗,陳府君建議,回家便道拜訪一回九龍山,無疑正中我的下懷。
青山處處,無非道長。九龍山,距離寶雞市100多里路程,驅車返回途中,正好路過。於是,大家乘興而遊。不到一小時的路程,便到達目的地,匆匆購票,乘纜車上山,到山間平地廣場,映入眼簾的是“聚仙門”。進入山門,是標誌性建築“四面佛”雕像廣場,正前方是雕樑畫棟的“九龍山”山門,極目遠望,九峰彙集,狀如蓮花盛開,形似九龍騰空,氣勢如虹,卻又溫婉綿延,山山相連,山環水繞,氣象萬千。

難忘的一次旅行

千里江山如畫,也抵不過時光蹉跎。潛藏在光陰的後面聆聽,聽歲月的山路上悄然攀爬的風,在不經意間撩撥著許久的夢。聽誰的腳步穿過遼遠的峰脈,將蟄伏的九龍山喚醒。
九龍山,又名上九元,地處寶雞縣新民鄉境內。相傳為龍子負屓(文龍之魂)真身福化之地,被譽為華夏文脈之宗,是中國唯一一塊龍脈和文脈並存的風水寶地!相傳,唐貞觀年間,長孫皇后回香泉探親後,返京路過皇后嶺(今新民鄉王家嘴村三組)時,望見九龍山雲蒸霞蔚,紫氣繚繞,宛若仙境,便讚不絕口,回京後奏報太宗皇帝。大唐王朝佛教鼎盛,唐太宗遂命愛將尉遲敬德在九龍山監修廟宇,取名“九龍禪院”,寺內僧人云集,傳道度人,以祈天下和順,國泰民安,國運昌隆。後幾經戰亂,幾為廢墟,但仍然保存下了斷壁殘垣,又經歷代整修擴建,時至今日,依然佛光普照,香火鼎盛,成為無數信仰者的精神家園,造福一方黎民百姓,成為佛教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難忘的一次旅行

沿著新修築的木梯小路,拾級上山,道路蜿蜒曲折,叢林密佈,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景色秀麗。由於選擇的路徑不同,所以未及“九龍禪院”,直接到達最頂峰的九龍山天壇,俯瞰大千世界,滄海桑田,惟餘莽莽。仰視浩渺天際,無窮無盡,觸手可及,真有天人合一之感。返身下山,經過空中玻璃棧道,到達對面山峰,就是道家聖地——九龍山的八大景觀,其一是玉皇樓,建在九龍山主峰峰巔,樓內有個很大的天然石洞,20多米高的三層玉皇樓依山就勢,狀若噴雲吐霧,凌空欲飛。樓外層巒疊嶂,柏林蔥鬱,倒映於溝底清澈明淨的潭水之中,美如畫屏。樓、洞內塑有中天玉皇和三十三天玉皇大帝神像,可惜毀於“文革”之中。第二景觀是無量洞,無量洞是一個較小的天然石洞,生成於20多米高的巖壁之上。循石階而上,走過棧橋,才能達到洞中。洞內有無量祖師和三官大帝塑像。蒞洞俯眺,群峰林立,驚心動魄。還有藥王洞、三仙洞、八仙洞、穿天洞、蓮花峰、妖桃崖等景觀,真是天然去雕飾,妙趣橫生,鬼斧神工,令人唏噓觀止。摯友感嘆:九龍山真像一個藏在大山深處的隱士,集青山秀水、歷史、、文化品味於一身,可謂鍾靈毓秀,含而不露!

難忘的一次旅行

九龍山雖然地處深山,但位於公路沿線,它獨具特色的山色,令人留戀忘返。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再不能一一遊玩,只好“忍疼割愛”。或許,塵世裡本無牽掛的東西,只因了這份飄渺的塵緣,在前世早已註定,今生我尋你而來,無論蒼茫的空山,還是萬紫千紅的秋天,我欣然前來,將我們的故事,在靈犀的素箋上,裁云為紙,折枝為筆,山泉為墨,書一場人生傳奇。
靜默於昊天之下,大自然的空曠和無垠,瞬間洗滌了身心。聽渺渺梵音從空寂的山野傳來,才豁然明白,原來這大地上的一草一木,在我眼裡,似乎都化身為你,讓我們在塵世裡邂逅,又在茫茫人海中分開,最終還要回歸於茫茫宇宙!

好一次難忘的旅程,身在此岸,心在彼岸……

難忘的一次旅行

難忘的一次旅行


難忘的一次旅行


難忘的一次旅行


作者簡介:王曉春,莊浪作協主席,文字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