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科右中旗發展鄉村振興掠影(二)

一條條水泥路縱橫交錯,一幢幢農舍錯落有致,一張張笑臉質樸幸福……行走在科右中旗嘎查村屯,一幅生態美、村莊美、生活美、鄉風美的草原畫卷壯闊鋪展,希望的田野上釋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力。

近年來,科右中旗嚴格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打造美麗鄉村,提升群眾幸福感為目標,精準施策,加強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不斷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代欽塔拉蘇木:孵化鄉土人才 煥發鄉村振興活力

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立足發展實際,大力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堅持把培養農村實用人才作為服務鄉村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緊盯人才培育關鍵環節,不斷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

代欽塔拉蘇木依照黨建引領,人才興鄉的宗旨,2019年1月註冊成立“鄉土人才孵化中心”“鄉土人才孵化中心黨支部”,從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齊抓共管,各項工作全面開花。“中心以嘎查推薦為主,個人自薦為輔的方式選拔優秀青年農牧民,集中培養鍛鍊,將他們培養成為黨員、鄉土人才、和嘎查後備幹部,為推動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撐和組織保障。”中心負責人王鑫鑫說到。

代欽塔拉蘇木鄉土人才孵化中心為開展黨性教育和項目培訓,整合現有資源建立“一館六基地”。其中,黨性教育館1個,實訓基地4個,崗位鍛鍊基地2個。通過示範基地,形成樣板,做給鄉土人才看,帶著鄉土人才幹;同時開展節日慰問、人才聯誼、技能培訓、創業講堂、外出交流學習、人才表彰等黨群活動,搭起“人才橋樑”,擴大鄉土人才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將成員創業項目納入到基地建設之中,成為意向合作基地,形成“一館六基地+意向合作基地”的陣地規模。

代欽塔拉蘇木布日很茫哈嘎查牧民好畢斯嘎拉圖是孵化中心成員,自2008年起一直經營肉牛養殖產業,通過多年經驗和努力,牲畜總頭數從原來的50頭髮展到現在的120餘頭,成為了嘎查的養殖大戶。2018年好畢斯嘎拉圖當選旗人大代表,他用自己的事例現身說法,鼓勵貧困戶堅定脫貧攻堅發展養殖產業致富信心,並積極幫助貧困戶進行養殖技術指導和疫病防治。在他的帶動下,本嘎查牧民石青山家的3頭“扶貧牛”變成了5頭,養殖產業愈加的成熟穩定。

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科右中旗發展鄉村振興掠影(二)

目前,鄉土人才孵化中心逐步形成“中心成員+黨性教育+志願服務”的培養模式,並結合特色授課模式,開展10次各類型培訓、實踐活動。其中黨性教育培訓5次,實用技術培訓3次,實踐基地學習2次,進而形成了“組織供給+成員需求”的課程體系,培養造就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麥麗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