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車與出租車相撞的“轉盤事故”屢有發生,有些駕駛習慣要注意

新車剛買幾個月發生了交通事故,車主張先生挺窩火。幾天前,張先生駕車在友好廣場並道時與一輛出租車發生了碰撞。他說,以當時自己的車速以及周圍的車況來分析,後車駕駛員應該可以避讓或鳴笛提醒。特別是當出租車司機向他索要千元班費時,張先生對事故的發生又徒增疑問。記者梳理發現,私家車與出租車相撞的“轉盤事故”屢有發生,有些駕駛習慣必須要引起注意。

私家車與出租車相撞的“轉盤事故”屢有發生,有些駕駛習慣要注意

“零事故”新車與出租車碰撞被判全責

4月18日下午,車主張先生接女友下班,他沿中山路行駛至友好廣場轉盤。駛出轉盤時,張先生提前打了右轉向燈準備並道,就在這時後方突然有輛車懟了上來,兩車發生了碰撞。

張先生駕駛的是一輛白色SUV,這輛車是他幾個月前剛買的新車,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交通事故。當天,張先生下車查看時,發現愛車右後方受損,撞他的是一輛出租車。

張先生的車是全險,事後他立即報了保險,保險員讓他到交警隊與出租車司機定責。張先生說,雖然當時自己是虛線並道,但最終交警部門認定他全責。

對於這樣的處理結果,張先生表示服從,但出租車司機的行為讓他不得不多心。他說,這起事故經由保險公司處理後,最終賠付出租車900元維修費。但出租車司機又向他提出了索要千元班兒費的要求。

經雙方協商,最終張先生額外支付500元作為班兒費交給了出租車司機。

事情雖然處理完,但新車首次發生事故,張先生還是挺窩火。他說,自己駕駛的雖然是新車,但卻是一名老司機。這起事故發生時,自己的車速很慢,而且周圍的車也很少,可這輛出租車完全沒有避讓,更沒有鳴笛提醒,而是直接撞了上來。

梳理:私家車與出租車相撞的“轉盤事故”屢有發生

本報曾報道過多起私家車與出租車碰撞的交通事故。今年3月26日下午1點多,市民林先生的妻子駕駛自家的寶馬車行駛至華南廣場轉盤時,與一輛“後來居上”的出租車發生了刮蹭。林先生一方被判全責。事後出租車司機也索要高額班費。到交警隊看過監控錄像之後,林先生髮現發現這起事故本來也可以避免。

此前,本報也曾報道過,市民李先生和女友駕車途徑中山廣場駛入人民路準備並道時,與一輛從後方駛來的出租車發生了碰撞。而且僅時隔一天,同在中山廣場該路段,李先生看到那輛出租車又與一輛私家車相撞,事故原因雷同。

記者梳理發現,這些事故地點均為“廣場轉盤”。私家車主描述的事故原因,基本都是在並道時與出租車發生的碰撞。發生這種情況,車主即使有懷疑,一般取證也比較難。

轉盤行駛應該注意哪些情況?

我市一位交警說,每個環島的地面標線都不一樣,但進入環島的車輛都要減速,必須讓行在環島內行駛的車輛。如果車輛都在環島裡面行駛,並道車輛要優先讓直行的車。駛離環島的車輛要禮讓在廣場內正常行駛的車輛。

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發生,也提醒私家車主,要安裝行車記錄儀,一旦發生事故或其他意外情況時,可以提供資料當做證據。此外,上路駕駛時務必要遵守交通法規,文明行車,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孫熳 實習生劉宣州禾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