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又現大型崖墓群 219座東漢晚期至六朝崖墓現身

金堂又現大型崖墓群 219座東漢晚期至六朝崖墓現身

崖墓群全景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4月27日報道今日,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2019年3月中旬,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對金堂縣某建設項目進行文物勘探過程中發現了崖墓群。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對該崖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時,共清理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崖墓219座。

金堂又現大型崖墓群 219座東漢晚期至六朝崖墓現身

墓後室兵器架、樓閣等雕刻

金堂又現大型崖墓群 219座東漢晚期至六朝崖墓現身金堂又現大型崖墓群 219座東漢晚期至六朝崖墓現身

出土的玻璃耳璫

出土銅、銀、鐵等器物600餘件

據介紹,該崖墓群位於金堂縣趙鎮中興村七組,其東北側距中河約1公里,墓葬自上而下共四層分佈於淺丘東坡。墓葬按規格可以分為大中小三類,其中以中小型墓葬為主。

“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組合判斷,墓地時代從東漢晚期持續至東晉南朝,其中以兩晉墓葬為主。” 發掘領隊龔揚民告訴記者,大型墓葬為帶狹長露天墓道前後雙室墓,主室兩側多存棺室,部分墓葬四壁及頂部有精美雕刻,葬具多為陶棺;中型墓葬多為帶梯形墓道單室墓,部分主室兩側及後部存長方形龕,少數主室內存原岩石灶、井臺等附屬設置,少量墓葬用磚砌長方形棺,墓葬時代主要為兩晉時期;小型墓葬多為帶短墓道單室墓,墓室狹小,部分墓葬一側存長方形原巖棺臺,多數墓葬未見葬具,墓葬時代多為東晉南朝時期。

“墓群出土銅、銀、鐵、玻璃、陶、瓷質器物600餘件。”龔揚民介紹說,其中以陶器為主,主要有罐、倉、缽、壺、陶俑等,玻璃器主要為耳璫,瓷器主要為青瓷虎子、罐和盞。

金堂又現大型崖墓群 219座東漢晚期至六朝崖墓現身

出土銅釜

金堂又現大型崖墓群 219座東漢晚期至六朝崖墓現身

出土的青瓷虎子

金堂又現大型崖墓群 219座東漢晚期至六朝崖墓現身

中型墓葬墓室組合

墓地應為區域公共墓地

此次發掘的墓葬在墓群中有序分佈,基本無打破關係,而且墓群中經常可看見2-3座墓葬成組出現,所以該墓地應為同時被多個家庭使用的區域公共墓地。

據介紹,近年來,金堂縣趙鎮經科學發掘的黃天樹崖墓群、十里村崖墓群和此時發掘的中心村崖墓群都是位於毗河和中河附近,時代相近,主要為東漢中晚期至兩晉時期。

“此次發掘的墓葬材料極大的豐富了四川地區東漢晚至六朝時期墓葬考古材料。”在龔揚民看來,墓群出土隨葬器物為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四川地區東漢晚至六朝時期器物發展序列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特別是墓葬出土的玻璃耳璫等器物為研究兩晉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寶貴線索。此外,墓葬中精美雕刻為研究四川地區東漢兩晉時期社會生活、生產情況提供了直接的圖像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