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賭石的套路

翡翠一直被尊為“玉石之王”,珍貴稀有價值不菲,作為玉石界一直被人們所喜歡 ,所以翡翠的銷量也十分樂觀,一些商家為了謀取暴利,往往用其它玉石來冒充翡翠出售,讓本來沒有什麼消費陷阱的翡翠原石市場變的雜亂無章,所以原石靠的不僅僅是運氣,更重要的是眼光和經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翡翠原石市場都有哪些消費是你不知道的:

翡翠賭石的套路

1.翡翠原石市場以次充好的套路:

翡翠賭石的套路

以次充好原石

翡翠原石市場以次充好的消費最常見的就是將B貨、C貨、D貨翡翠原石來冒充A貨的翡翠原石高價賣給遊客或者不懂行的外行人,從而大賺一筆,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A、B、C、D貨,看看他們的區別在哪裡:

A貨翡翠:是用無雜質的翡翠原料直接打磨而成的純天然翡翠製品,是真正意義上的翡翠。

B貨翡翠:則經過了雜質漂洗,將天然翡翠經過強酸浸泡後充膠處理而成,此種方式可以除掉翡翠內部的雜質並可以提高其透明度。 但時間一長會出現膠的老化現象,從而使翡翠表面變得黃而幹,透明度下降。

C貨翡翠:除漂洗雜質外,還進行了人工染色。

D貨翡翠:是一種鍍有色膜的翡翠,材質也是天然 的,但表面的這層有色膜時間長了也會老化、脫落。

注意: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的專家指出,正常的翡翠生產只是對翡翠進行切磨、拋光、雕琢等處理。這些處理方法都屬於正常的加工方法。一旦經過強酸處理,漂白填充處理以及染色以後,就不屬於純天然寶石了,也沒有了保值和增值的作用,只是一種裝飾品。

不要以為成品的消費你不知道的多,而現在原石市場的消費你不知道的也是非常之多,最常見的消費就是皮殼的作假跟開窗位置的作假,把質地差的玉石上切口並在切口處移植上與切口大小相近、質地優良、色彩鮮美的翡翠,用局部的好質量來掩蓋整體的壞質量,這就是老人常說的移花接木了吧。

2.翡翠原石市場以假充真的套路:

翡翠賭石的套路

圖為假皮殼假開窗

以假充真的消費中最常見的是染色石英石冒充翡翠原石,染色石英石俗稱馬來西亞玉、馬來玉、馬玉,由於顏色像翠綠,是仿翡翠的常用品,還有染色蛇紋石玉(岫玉)冒充“血絲玉”,另外還有用玻璃仿白玉(軟玉)、瑪瑙。

據說最早用的染料是紅墨水,不過現在隨著世界的發展,技術也越來越好,現在普遍是在原石上選好部位,挖一小曹,然後放上綠色玻璃或綠色牙膏,再經過細心修整即可魚目混珠。但凡這類東西,裡面大多有氣泡,色彩一致,可將鑲口邊上的砂粒與本身砂粒對比即可鑑別真假。

3.翡翠原石市場定名混亂的套路:

有的把白色或黃色的大理石稱做白玉、黃玉,把綠色的玉石統稱為翠玉,極易與翡翠相混,不多現在大多數賣家會把危料當翡翠原石賣,以次充好,那麼什麼是危料?

危料就是所說的危地馬拉翡翠,近年來被發現的。其實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有翡翠產出,但是寶石級的翡翠,只有緬甸產出,

危地馬拉翡翠流到市面後,常用於冒充緬甸翡翠的藍水,性質區別,緬甸翡翠密度3.33,危地馬拉翡翠密度3.32。

注意:能出國檢證書的翡翠成品只有緬甸的翡翠原石,像危料都是出不了國檢證書的。

翡翠賭石的套路

圖為危地馬拉原石料子

4.翡翠原石市場價格的套路:

一些商家利用投資者喜歡“砍價”的心理,標出天價,然後隨便購買者砍價,想砍多少砍多少,只要不低於成本價,因此大多數時候商家表面上叫苦連天,心裡卻暗暗高興。在原石市場中價格是你不知道的其中最大的,也是翠友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雲南瑞麗就經常出現類似的問題,一個不值錢的公斤料子,老緬的叫價簡直離譜的很,好多看直播的翠友應該深有體會,砍價能砍一大半,以為自己撿到大漏了,其實還是被狠狠宰了一把,好多朋友喜歡都會自己跑到瑞麗去購買原石,結果回家找行家鑑定發現根本不值這個價位。這就是翡翠原石市場中最重要的價格陷阱,也是人們最應該注意的陷阱。

所以各位翠友,買翡翠原石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學習,多瞭解,多看看,遇到不懂的要及時學習,避免翡翠原石市場的消費,翡翠行業沒有那麼多的大漏,一分價錢一分貨,腳踏實地,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