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船離了岸,還會回來嗎?”——摘自《紫陽花日記》

《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紫陽花日記


這本在日本引發“紫陽花現象”,銷量達到近200萬冊的書籍,以丈夫省吾偷看妻子志麻子的日記為引線,一步步把故事情節推向高潮。

婚內出軌理直氣壯的丈夫,備受煎熬不斷迷失的妻子,他們的婚姻將會何去何從?閱讀這本書的人會帶著這樣的好奇慢慢走進渡邊淳一打造的文字世界。

而這位榮獲直木獎、日本出版大獎菊池寬獎的日本文學巨匠——渡邊淳一,他的文字永遠不只是滿足於給人講一個戲劇性的故事,而是試圖通過故事本身引發人們對現實生活的進一步思考,進而傳達某種現實意義。

比如這本“偷窺日記”,它實際上就是一本具有現實意義的婚姻生活啟示錄。

它會對你說很多關於婚姻的秘密

《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紫陽花


為什麼要結婚,它說是始於期待

1、為什麼要結婚

渡邊淳一通過這部小說傳達了他的觀念:人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結婚

“男人們以為只有結了婚才能在想做愛時就和她做愛,不必在乎任何人,但那樣的夢想與期待伴卻隨著婚姻慢慢的消失掉了。

而妻子們普遍希望在婚後能夠得到比戀愛期間更熱烈的愛撫,然而卻完全相反。”

所以,婚姻根本無法拯救兩個相愛的人,也無法緊緊拴住兩個不想走散的人。相反的,結婚越久的人越會質疑自己為什麼會選擇婚姻?當初促使自己走進婚姻的原罪到底是什麼?

《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期待


2、它說那是因為有所期待

願,風塵僕僕,終有歸宿。兩個獨立的個體,因為相互吸引而努力攜手前行,然後期待著最終成為彼此的歸宿。

年輕的時候,省吾被漂亮、有氣質的志麻子吸引;志麻子也同樣愛慕有學識、有朝氣的省吾。他們都認為對方是步入婚姻的最佳人選,所以在相識一年半之後開始了他們的婚姻。

互相愛戀、互相信任、共同撫養教育孩子,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這是志麻子對婚姻的期待。在她的認知裡,愛戀與婚姻本該如此,所以她選擇了婚姻。

志麻子聰明賢惠又很可靠,所以是個值得信賴的姑娘,自己完全可以將自己的一切交給她,這是省吾對婚姻的期待。他認為的婚姻應該是穩定持久、沒有波瀾。

這正是促成婚姻的原罪——自己給自己設下的期待!

但期待只是婚姻的開始,經歷它的過程掙扎才是重置人生的煎熬。

《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掙扎


迷失和痛苦,它說那是婚姻必須歷經的掙扎

1、婚姻中的雙方都會迷失,但相較而言女性的迷失更為嚴重

三毛曾經說過“有時婚姻也會使女性迷失自己,不然世界上傑出的女性原應多得多”。這個自稱自己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錢的的女人,總是會用自然輕快的語調說著直戳人心的話。

①為什麼是女性更容易迷失

  • 女人比男人更有潔癖,又不願妥協
    。說不高興就是不高興。不像男人,男人本身就是曖昧的產物,儘管不高興,但還是要給自己找臺階下。(引於本書)
  • 婚姻中的男人總是要比女人灑脫的多,男人可以酒後亂性,女人卻不可以紅杏出牆。這樣的世俗總會讓女人更加被動和束手無措。
  • 加之女人總是比男人感性,她們一旦發現婚姻不能如她們所願,緊接著就會被種種消極情緒所包圍甚至吞噬,以至於最後完全迷失。她們不再光彩奪目,不再自信驕傲。
  • 結婚生子後的女人大多數開始將魁梧的體格、莽撞含糊的性子連同遲鈍的反映都集於一身。身體及思想的變化都是對她們深深的打擊。(引於本書)


《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迷失


②志麻子就是迷失在了自己的婚姻裡

志麻子學歷算是高的、家庭條件也不錯,有涵養又賢惠。如果就單憑這些來看,這樣的女人在婚後也一定是一個好妻子,她經營的婚姻也一定是溫馨而安穩。

但似乎從結婚當天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她的迷失。喜宴當天的熱烈氣氛讓志麻子深感疲累,第二天還要一大早去機場,所以她想好好休息而拒絕做愛。但是丈夫像定了新婚初夜的規章,強行撲了上去。看著他熟睡的側臉,志麻子淚流不止。

後來更是發現丈夫在外面與其他女人有染,當時憤怒、嫉妒、鬱悶的情緒將她包裹的嚴嚴實實,那段時間每天從早到晚都沉侵在悲哀中。

再看看自己開始鬆弛的皮膚和悄悄爬上臉的皺紋,這對她來說無疑是再一記重擊。這一切都讓志麻子自己都開始不認識自己,這個失敗、衰老的女人到底是誰?

不論新婚之夜的落淚,還是自己發了瘋似的跑到香田公寓裡破口大罵,又或者是面對鏡子裡那個可憐的女人,所有的這些委屈、瘋狂與絕望都是志麻子的迷失。

《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假面


2、假面夫妻的痛苦

省吾和志麻子這對假面夫妻分別將自己的遊魂寄放到了香田的公寓,以及她老師定好的賓館。看似幸福和諧婚姻的背後,是他們迷失在所謂婚姻禁區的不斷試探,並以此來試圖讓自己煥發新的生命。

在與香田偷情的日子裡,省吾感受到了對生活的渴望與激情。在與老師水乳交融的那些瞬間,志麻子得到了徹底的釋放與滿足。

正如《廊橋遺夢》中與攝影師羅伯特·金凱發生婚外情的的家庭主婦弗朗西斯一樣,熱烈的情愛讓他們欲罷不能。即使最後弗朗西斯選擇迴歸家庭,讓那樣的假面婚姻得以延續,但終究她是愛了金凱整個餘生。

面對婚姻中的不滿和慾望,人們總是可以試探著找到一點光亮,就好比找一個丈夫或妻子以外的情人,來刺激自己重拾對生活的熱情。

但即便這些人都得以在讓人窒息的空間中僥倖得到過一口氧氣,也許這會讓他們暫時得到歡愉,但與這短暫歡愉相對應的是漫長的痛苦與折磨。

詩人海涅在《還鄉曲》中寫到:活著是痛苦的白天,死亡是涼爽的夜晚。不經歷永運不知道正在經歷者的痛苦,他們要熬過無數個漫長的白天,然後在黑夜裡任遊魂四處遊蕩。大概婚姻中假面夫妻的痛苦就是這樣。

迷失與痛苦會讓置身婚姻的人想要逃脫,如果有100個人要逃,最終能真正逃出的大概也只有10個人吧。

《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離婚嗎?


選擇離婚嗎?不!它說一切都會歸於平靜

1、離婚嗎?不!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聽說你懷有二心,所以來與你決裂,這是對愛情與婚姻忠貞的捍衛。但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真正堅持了這種捍衛?

為了孩子、為了父母、為了生活,更多人的選擇是放棄“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痴望。面對一方的背叛,即使心如刀割、徹夜難眠,也只能選擇相安無事。

如果在忍耐後沒有辦法緩解自己的痛苦,緊接著自己也開始以牙還牙。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行動是有效的,志麻子在和自己的老師“相戀”後,迅速找回了自己的年輕狀態,成為了別人口中的誇讚對象。

即使省吾對妻子的出軌確認無誤,但那又能怎麼辦?如果自己主動挑起在“戰爭”,到時雙方都下不來臺,也許只以能離婚收場。如果離婚,孩子怎麼辦?依靠誰來打理家庭?在這些現實面前,也只能是兩個都在犯錯的人繼續互相默許罷了。

《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平靜


2、它說一切終將歸於平靜

故事的最後,同撐一把傘的省吾和志麻子慢慢走在教堂前的石階路上,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彼此將會留下怎樣的夫妻見證,但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都不再歇斯底里,周圍的一切都歸於平靜。

“婚姻不僅僅是愛情,更多的是責任和付出”,這就是讓一切歸於平靜的源頭。經歷幾年婚姻生活後,在某個清晨你睜開眼睛,看見躺在你旁邊的她(他),你不再想去輕撫他的臉龐,甚至你都不曾察覺到身邊還有一個活物正在酣酣大睡。

即便再也看不見彼此,夫妻之間還是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牽絆,這些牽絆是日積月累的付出,是作為夫妻雙方的責任,更是將彼此緊緊捆綁的紐帶。

《紫陽花日記》:婚姻始於期待,歷經掙扎,最後歸於平靜

船靠岸了


寫在最後:

心理學專家和精神病學家卡倫·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在她的《婚姻心理學》一書中寫道:

幸福的婚姻從來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結合。雖然有些夫妻他們彼此感到很滿意,但是他們在愛好、脾氣、家庭觀念等諸多方面仍然存在顯著差異。與不幸的夫妻一樣,他們也會因為金錢、工作、孩子、家務管理以及性等問題而爭論不休。”

所以,原本就沒有完滿的婚姻,只有歸於平靜的婚姻。正如渡邊淳一希望通過這本《紫陽花日記》告訴人們的——婚姻總會有掙扎和傷疤,但不必害怕,因為再糟糕的婚姻也還是有適合它的出路。


快看,離岸的船回來了,也許它最終明白了——船的歸處只有岸!


題外話:喜歡這本書,有個小細節就是它的書籤(看過很多書,但絕大多數的書已經不再贈送精美書籤了)。另外對渡邊淳一的好感是源自——他是網友評選出的排名第一的日本對華友好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