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多多農園”王秀梅帶領陝西51戶脫貧

“電商不只是渠道,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陝西平利縣電商脫貧帶頭人之一王秀梅,藉助當下大火的直播帶貨模式,不僅提高了當地茶葉銷量,還帶領貧苦戶脫貧。

據瞭解,她所負責的當地多多農園合作社,共有51戶貧困戶。2019年,有經驗、懂電商的王秀梅成為平利縣多多農園的帶頭人。拼多多為合作社捐助52萬元的啟動資金,並提供業務培訓和流量扶持。半年時間內,王秀梅和中國數萬名新農人一樣將脫貧變成了自己的創業起點:成立合作社激發農民積極性,由合作社定向收購和加工,並在拼多多上開啟新品牌,利用直播帶貨,將收益返還給農民。

如今,王秀梅所在的多多農園合作社店鋪,已經成為平臺上養生茶類目的熱銷產品。成立電商合作社、利用新電商資源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在王秀梅和多多農園的示範效應下,這成為平利電商脫貧的典型路徑。目前,平利縣在拼多多開設店鋪近千家,除了當地特產絞股藍、野菜、木耳、蜂蜜、苞谷花等農副產品,包括絲襪等工業品也都搬上了網,被帶進了直播間。

返鄉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多多農園”王秀梅帶領陝西51戶脫貧

返鄉創業成為“新農人”

最近,王秀梅又多了一個身份——平利縣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因為在拼多多上做得不錯,王秀梅被選中成為當地電商帶頭人之一。

今年31歲的王秀梅是平利縣人。平利縣屬於秦巴連片特困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經濟發展一直落後,“十二五”末,全縣依然有貧困村79個,貧困發生率高達22.4%。

2010年,王秀梅從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做了幾年的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師工作。2015年年底,王秀梅便辭掉了工作,回到了家鄉。

返鄉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多多農園”王秀梅帶領陝西51戶脫貧

(拼多多與陝西平利縣政府簽署“扶貧戰略合作協議”,王秀梅被聘為平利縣多多農園絞股藍合作社負責人。)

像王秀梅一樣選擇了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有很多。拼多多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拼多多平臺已經累計帶動86000餘名新農人返鄉創業。在王秀梅返鄉的同時,在平利當地政府的帶動下,電商創業成為風口。

據瞭解,此前,平利跟全國很多地方一樣,嘗試各種產業扶貧實踐,引入外部資本發展特色產業,但因為缺乏對市場的理解,且傳統經銷基礎薄弱,效果一直並不理想。

2016年,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支持下,平利縣正式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獲得了1500萬元的項目扶持基金。隨後,平利縣開始引進物流公司、培訓電商人才、設立專項基金,走上了鼓勵電商創業、快速發展電商的道路。

作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被推選為帶頭人的王秀梅決定創業。但從開始到摸索出“多多農園”這樣的合作社模式,她花了整整五年時間。一開始,王秀梅決定把自己的一家電商店鋪和當地特產絞股藍結合起來,開設一個絞股藍的專賣店。但流量日趨金貴,競爭激烈,遇到困境。

眼看著線上流量遇到困境,王秀梅被迫只能去線下碰碰運氣。此後幾年,王秀梅先是開設了一家線下門店,之後又通過加盟方式擴展到8家。線下門店資本重、投入高、擴張速度慢,剛創業的幾年,王秀梅並沒有嚐到甜頭。

而更重要的是,王秀梅在實踐中逐漸發現,對於當地農產品來說,需要的不是“單純的銷售渠道”。

借力新電商,與貧困戶共享創業成果

2019年4月,距離平利縣1800公里之外的雲南保山,一種新型的扶貧模式“多多農園”正式落地,當地792名建檔立卡貧困農戶成為全產業鏈的利益主體。

這是多多農園的第一個項目。關鍵在於通過“電商+合作社”的模式,將貧困農戶聯結起來。貧困戶可通過合作社來共享銷售收益,同時,合作社帶頭人負責運營店鋪,又保證了這些貧困戶可以安心生產。

王秀梅也正逐漸意識到,雖然當地特產絞股藍很好,但卻面臨著幾個重要的難題。首先,是產品質量難以保證,而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的原因,是因為雖然當地建起了一些線上線下的店鋪,但作為生產者的農民們卻無法共享這些收益。

此時,通過直連消費端“最後一公里”和原產地“最初一公里”,雲南保山的多多農園實驗逐漸有了成效。都市白領最愛的咖啡豆,從這裡運出,直接寄送到城市的寫字樓裡。減少了“中間商賺差價”,種植咖啡的直過民族傈僳族百姓也成為了電商店鋪的“股東”。

有了雲南保山的成功案例,拼多多助農準備全面鋪開此模式。2019年8月,在當地政府的引薦下,作為大學生創業代表的王秀梅遇見了正準備在當地考察的拼多多助農項目經理徐筱瑋。此前,平利縣人民政府和拼多多已經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雙方將積極推動平利消費扶貧的發展。

王秀梅是拼多多的忠實用戶,喜歡在上面買很多日常用品。但提及開店,王秀梅心裡還是沒底:之前的經歷讓她對電商有了一些畏懼心理,此外,她也擔心,如果只是開一個店鋪,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同?

“你帶隊做一個合作社,帶領貧困戶種植、加工,我們給你們啟動資金,你要做的,就是帶著大家一塊把品牌和銷售做好,把合作社做成新農商企業”,徐筱瑋說。

當年9月,王秀梅帶領51戶種植絞股藍的貧困戶組成了尋夢農園絞股藍合作社。多多農園資助了52萬元作為啟動金,對標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參與的51戶貧困戶全部成為了合作社的股東,他們為合作社生產適合電商銷售的絞股藍產品,並共同分享合作社的商業收益。

返鄉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多多農園”王秀梅帶領陝西51戶脫貧

(2019年9月,多多農園正式落地平利縣。張華攝)

有了啟動金,王秀梅所在的合作社先買來了一輛用來拉絞股藍的貨車,租用了當地的庫房,一個全新的合作社工廠得以建成和開工。與此同時,以合作社名義開設的拼多多旗艦店也正式運營。

做直播做產品,從合作社到新品牌

徐昌美是合作社的一名成員。她因母親常年生病,難以外出打工,加入合作社後,將家庭的20多畝絞股藍交給合作社進行共同託管,實現集體生產和銷售。2019年,僅半年時間,徐昌美光賣絞股藍就收入了3萬多元,這還不包括合作社的分紅和其他勞務收入。

多多農園是一次新的“電商+扶貧+生產組織形態”的系統創新,當地政府相關人士總結稱。這一個系統性的變革,為電商脫貧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2020年2月,在合作社的拼多多店鋪開啟之後,王秀梅發現拼多多上線了直播功能。她開始嘗試直播,自己做銷售員、做會計、做主播。

返鄉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多多農園”王秀梅帶領陝西51戶脫貧

(王秀梅正在拼多多上嘗試直播。)

在向徐筱瑋請教之後,拼多多派出多多大學的培訓人員向王秀梅和合作社的貧困戶進行了遠程指導。此後,在拼多多做直播賣扶貧產品,成為了王秀梅的新工作。

去貧困戶家收購的間隙、工廠加工的絞股藍的片段、晚上回家沏一壺絞股藍茶,都成了王秀梅的直播內容。在直播中,王秀梅告訴粉絲們,自己的“每一片茶葉”都源自於貧困戶的手工採摘。

為了讓消費者相信產品質量,王秀梅說服合作社成員,“我們要給別人承諾,30天可以無理由退換貨,讓他們試喝”。王秀梅表示,扶貧產品的本質還是要回到產品上,要通過這種形式,讓成員們學習適應電商平臺的規律,懂得用戶思維。

此後,銷量逐漸上升,在一個月時間,成為細分類目的好評榜第一名。如今,在平利縣,受到王秀梅一樣的新農人啟發,大家紛紛以合作社的形式開始了“脫貧加創業”。拼多多數據顯示,平利縣在拼多多上開設的店鋪有接近1000家,除了絞股藍一樣的農產品之外,還包括了手工藝品、輕工業紙品、社區工廠產品等。“電商不只是渠道,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王秀梅表示,“我們只有把貧困戶的利益和電商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價值。”類似的實踐,在陝西各地也逐漸開始推廣起來。4月23日,央視新聞聯合拼多多進行了一場“脫貧攻堅直播”,首批參與展銷的扶貧產品,來自全省32個扶貧生產合作社。這些合作社將農戶聯合起來,變成了“前方是網商,後方是貧困戶”的脫貧新模式。

採寫:南都記者 黃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