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妝?!

現在姑娘們出門的步驟可以說是非常多了,最首先的就是要搭配一套美麗的衣服,再者就是要化一個好看的妝容,而這個妝容則會是女孩們這一套打扮的重點和核心,那麼,生活在唐朝的大唐少女們出門的時候會化怎樣的妝容呢?

快來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妝?!

唐朝的姑娘們的化妝步驟比值現在還要複雜,他們的化妝步驟大致分為以下幾個:一敷鉛粉;二抹敷脂;三塗鵝黃;四畫黛眉;五點口脂;六描面靨;七貼花鈿。從大唐女孩的妝容上就可以知道他們容顏的重視,和他們對美的追求。

正如我們現在化妝的第一步是化底妝一樣,大唐女孩們化妝第一步 就是敷鉛粉了。鉛粉的作用就和現在的粉底液差不多,在開始化妝之前擦的一種粉。唐代女子喜歡用很厚的鉛粉從額頭一直敷到脖頸,使膚白如雪,以此為美,古稱鉛華,“洗盡鉛華”就是這麼來的。

快來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妝?!

唐朝詩人王建有詩曰:“歸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裡撥紅泥”,想象一下詩中場景:洗個臉,臉盆裡竟然和出紅色的泥了。《開元天寶遺事》裡寫到楊貴妃冬天奉招去宮中,臨走與父母告別,流下的淚凍成了紅色的冰珠,還有一次寫她夏天太熱,用手帕擦汗,擦完的手帕都被染紅了。由此可見,大唐女孩們對底妝的認真程度了。

快來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妝?!

粉脂是胭脂和素粉的合稱,這是當時婦女們離不開的化妝品。由於唐裝多有袒露肌膚,因此要求除面部敷粉以外,胸、臂等裸露部分也要求敷粉。現在可以看到的形象資料是出土的陶俑和壁畫仕女圖,上面有半圓形和圓形的紅粉化妝痕跡。在當時,宮中的女人也有少數只以素粉撲面的化妝方法,並形成了宮中一種不正常現象,人們稱它為“淚妝”,認為它屬於奇裝異服一類。

“額黃”是以黃粉塗抹額頭。

“鴉黃”是以黃粉塗抹雙眉中間,又稱“眉黃”。

“靨頰塗黃”是在面頰塗抹大面積的黃色,當時取名“拂妝”

快來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妝?!

唐女畫眉千奇百態。唐代婦女用青黑色顏料將眉毛畫濃,叫做“黛眉”。“黛眉”是漢代以“黛”畫眉風氣的延續。《太平御覽》中記載 :“染青石謂之點黛。”白居易的《上陽發白人歌》中“婦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橫釣於目上下,謂之血暈妝”,十分明確地記述了“黛石”的質地、顏色和功能,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當時婦女修眉,除剃掉原來的淡眉外,還要刮淨額毛,用“黛”畫出各種眉毛式樣。唐玄宗曾命令畫工設計數十種眉形,以示提倡。如鴛鴦眉、小山眉、五嶽眉、三峰眉、函煙眉、拂雲眉、倒暈眉、掛葉眉、黑煙眉、半額眉等。最常見的是蝴蝶眉。張籍《倡女詞》中記“輕鬢叢梳闊掃眉”。白居易的《上陽發白人歌》中描述“青黛點眉眉細長”以及“莫畫長眉畫短眉”等都是記載了畫眉的長、短、寬、窄和濃淡。李商隱詩“八歲偷照鏡,長眉以能畫”。這說明唐女畫眉之風已及未成年的女孩,可見流行之盛。

隋唐時畫眉,各個時期有變化。隋煬帝的殿腳女吳絳仙就是善於畫長眉,而且用青黛畫眉,唐初尚寬與濃,至開元、天寶年間,則尚細淡的畫法,又尚細細八字式低顰。後又時尚過蝴蝶眉、八字眉等。到晚唐時化妝趨於怪誕,一時有以悲以怪為美,以病態為美之風尚,八字眉、畫黑唇、臃腫髮式的悲啼妝就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例子。總之,唐初、中期的髮式與化妝多趨於多樣、自然、健康活潑,而晚期則有變態、壓抑、愁悶、病態的傾向。

快來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妝?!

在古代婦女的面部妝飾中,還有“點唇”的習俗。所謂的“點唇”,就是以“唇脂”一類的化妝品塗抹在嘴唇上。我國最早出現的點唇材料,叫“唇脂”,它的主要原料是“丹”。“丹”是一種紅色礦物,也叫“硃砂”,用它調和動物脂膏製成的“唇脂”,具有鮮明強烈的色彩光澤。隨著社會風氣的變遷和審美觀念的演變,唐代婦女的“點唇”形式也出現多樣的造型。如石榴橋、大紅春、小紅春、半邊嬌、萬金紅、露珠兒、內家圓、天宮巧、淡紅心等。也有以形狀大小或妝容姿色取名,如嫩吳香、聖檀兒、洛兒殷等,這裡的“唇脂”就是後來的胭脂錠。

快來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妝?!

靨鈿又稱“貼花子”。靨鈿是在臉頰上點畫出如星如月的形狀,然後用胭脂、丹青塗抹上去。從新疆吐峪溝出土的繪畫殘片上,發現婦女面部有紅花子的裝飾痕跡,又從《搗練圖》中看到婦女額頭上有紅瓣花片的裝飾,《木蘭詩》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花黃”即指將金箔剪刻出花形,裝飾在面部貼在額頭上,貼在額頭上的叫花鈿,貼在兩頰的是靨鈿。

除此之外斜紅是婦女面頰上的一種妝飾。從唐代墓葬裡出土的女俑,臉部常繪有兩道紅色的月牙形妝飾,這種妝飾色澤濃豔,形象古怪,有的還被故意描繪成殘破狀,遠遠看去,宛如白淨的臉上平添了兩道傷疤。這種妝飾被稱為斜紅。

除斜紅之外,唐代還流行一種面部妝飾叫“面靨”。畫面靨,指的是用胭脂在面部點上兩顆黃豆般的小圓點,一般位於酒窩處,也稱妝靨。面靨就像手動點了兩個小酒窩。“面靨”通常以胭脂點染,也有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貼而成。在盛唐以前,婦女“面靨”一般多作成黃豆大小的圓點 ;盛唐以後,有的形如錢幣,被稱為“錢點” ;有的如杏核,被稱為“杏靨”。也有飾以各種花卉的,俗謂“花靨”。晚唐五代以後,婦女“面靨”妝飾之風愈益繁縟,除了施以圓點、花卉之外,還增加了鳥獸圖形,有的甚至還將這種花紋貼得滿臉皆是。如歐陽炯《女冠子》詞中所寫:“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

快來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妝?!

花鈿是唐代面部裝飾的一大特點。這種在臉部額間貼上花鈿進行裝飾和點綴的方法,在唐時十分盛行,尤其是唐的後期更為時尚,並且有多種效果,這在王建的詩中記得十分詳細:“膩如雲母輕如粉,豔勝香黃薄勝蟬。點綠斜蒿新葉嫩,添紅石竹晚花鮮。鴛鴦比翼人初貼,蛺蝶重飛樣未傳。沉復蕭郎有情思,可憐春日鏡臺前。”從詩句中我們能體會到當時花鈿視覺效果如何,從而知道花鈿的質地是薄而輕的,色是膩而豔的,樣式有鳥、蟲、花葉等。這在當時的壁畫、絹畫上都有反映。

快來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妝?!

我想生活在唐朝的女孩們,既可以穿從西域傳來的各種各樣的美麗的胡服,還可以女扮男裝出門玩耍,可以接受到唐朝的濃厚的文化氣氛的薰陶,成為德才兼備的大才女,更可以化許許多多或驚豔或別緻的妝容,我想生活在這樣一個開放,包容,繁華,昌盛的唐朝,大唐女孩們的生活幸福感一定很高。生為唐人,大概是她們最幸福的事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