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作者 | 遊識猷

來源 | 《茶源地理 安化》


中國有六大類茶,紅黃綠黑白青。最為人熟悉的當屬綠茶、紅茶和烏龍茶(即青茶)。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黑茶異軍突起,是近幾年的事。這四類茶裡,人們通常說綠茶是“不發酵”,烏龍茶是“半發酵”,紅茶是“全發酵”,黑茶則是“後發酵”。


說是這麼說,但實際上,只有黑茶一種茶,是真真正正地“發酵”過。


所謂“發酵”,是人們利用各種微生物來加工食品,改變食品的化學成分,賦予食物獨特風味。


我們釀酒做麵包,要用酵母;做酸奶,要用乳酸菌;做甜麵醬,要用麴黴;做豆腐乳,要用毛黴或根黴......每一種發酵,都與微生物息息相關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而綠茶、烏龍茶和紅茶的“發酵”裡,並沒有微生物參與,真正發生的其實是氧化反應


茶葉裡天然存在的氧化酶,以及環境裡的氧氣,這二者都能氧化茶葉,改變茶葉的風味。


綠茶的做法,是迅速“殺青”,讓氧化酶失活,把氧化程度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抗氧化物和茶青的口感。


紅茶反其道而行之,先萎凋讓內部的氧化酶進行氧化,再通過揉捻破壞茶葉的細胞結構,讓茶葉內含物被氧氣充分氧化,於是完全丟失了“青草味”,形成紅豔的湯色與馥郁的口感。


烏龍茶是半氧化茶,氧化程度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不過,即使同屬於烏龍茶,不同的工藝流程造成的氧化程度也可以有很大區別。


氧化程度8%~12%的“輕度發酵烏龍茶”,氧化程度15%~30%的“中度發酵烏龍茶”,以及氧化程度50%~60%的“重度發酵烏龍茶”,湯色、口感和香味的區別都極大。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黑茶的工藝,與前述三種茶都不同。


在黑茶的製造過程中,有一個關鍵的步驟——渥堆。就在這個環節裡,微生物參與進來,把茶原料釀成了黑茶


渥,就是溼潤。堆,就是高高壘起。


傳統常用冷水渥堆,在室內把茶青壘成一個小堆,灑水後加蓋溼布,保溼保溫,靜置一段時間。由於環境溼熱,微生物會大量繁殖,發酵茶葉。


中間還可以翻堆,讓溫度和微生物變得均勻。渥堆的中心溫度是關鍵,一般在50℃~65℃。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另外,噴多少水,靜置多長時間,也都有講究。


水量多了,升溫快,耗時短,但茶葉易爛。水量低了,升溫慢,耗時長,茶葉完整,但有時會增生雜菌。


靜置時間太短,微生物發酵不夠,青草味和苦味都重。靜置時間太長,發酵過頭,會產生酸辣味甚至腐臭味。


當一切都恰到好處,微生物的自身代謝,再加上它們分泌的胞外酶,就能分解許多茶葉裡的茶多酚、多糖、原果膠、萜烯類、蛋白質等物質,從而形成黑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


比如說,黑茶往往味道醇和甚至甘甜,這有三大原因。


一是苦味的茶多酚在渥堆過程裡含量會明顯下降


二是微生物將粗纖維、木質素、纖維素分解為可溶性糖


三是在渥堆的溼熱環境下,氨基酸和糖類會發生一些美拉德反應,帶來類似焦糖的香氣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又比如說,黑茶入口常常有“厚”而“黏”的感覺。


這是因為微生物將原果膠分解為水溶性果膠


一般來說,渥堆時間越長,茶多糖和水溶性果膠就越多,黑茶喝起來也就越“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黑茶的湯色,往往介於橙黃到棕紅之間。


湖南、四川、湖北的黑茶湯色偏橙黃,雲南、廣西的黑茶湯色則偏深紅。這種顏色也要歸功於渥堆。


在渥堆過程裡,葉綠素和胡蘿蔔素含量不斷下降,茶多酚被氧化成葉黃素和葉紅素,葉黃素和葉紅素又進一步氧化聚合成茶褐素


因此,當渥堆結束後,黑茶的茶葉看起來黑褐油潤,泡出來的湯色則明亮紅濃。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不同地區用的茶樹品種不同,於是茶葉本身芳香物質的含量就有區別;


另外,有些黑茶最後要進行特殊的烘焙乾燥,也會再吸附一些額外香氣;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不同黑茶的優勢微生物不同,在渥堆過程裡,微生物分泌的不同胞外酶也會產生不同的風味香氣。


普洱茶的優勢微生物包括酵母、青黴、根黴、毛黴和黑麴黴,酵母和黴菌聯合產生的甲氧基苯類化合物,就是“陳香”的來源。


湖南黑茶裡有酵母、青黴、根黴和黑麴黴,還有生成“金花”的冠突散囊菌,賦予了茯磚獨特的“菌花香”。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四川邊茶有酵母和毛黴,帶來了“油香”和“煙焦氣”。


廣西六堡茶裡則有青黴、灰綠麴黴和黑麴黴,於是有了松煙氣和檳榔味......


在品每一種黑茶的獨特芳香時,別忘了背後默默付出、將黑茶釀成這般好滋味的微生物們。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真正“發酵”過的茶只有黑茶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