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中國女排的全稱是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球員全部是各個省隊的優秀運動員和潛力巨大的排壇新星。雲集國內最好球員,老將新人同在一隊,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能進入國家隊原本就不容易,能成為主力國手更是難上加難。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每場比賽的首發陣容一共只有7人,在郎平實行大國家隊戰略之後,如今女排國家隊的常備人員在20人左右,每個位置都有幾名替補隊員存在。在保證國家隊用人的同時,這種多名替補存在的情況也讓非主力球員成為主力的過程更加艱難。而這種艱難並不是郎平的特色,而是中國女排的傳統。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蘇慧娟是女排五連冠時期的二傳手,但她的第一次奧運會之旅卻是在替補席上度過的,她沒有得到出場機會。1982年進入國家隊後,蘇慧娟一直在刻苦訓練,提升技術準備打主力,但卻始終無法如願。前面有孫晉芳、楊錫蘭等優秀二傳,蘇慧娟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期間才成為主力隊員,為了這一天她準備了6年。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女排五連冠之後,老隊員紛紛退役,作為二傳的蘇慧娟留隊發揮傳幫帶作用,老二傳帶新隊員,蘇慧娟同時成為女排隊長。隨後蘇慧娟迎來了自己的第三次奧運會: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青黃不接,加上巫丹事件的影響,球隊最終只獲得第7名的成績,這是中國女排參加奧運會以來的最差戰績。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沒有一位女排國手的路途是平坦的,但二傳卻需要接受更多磨礪,姚迪就是這樣。姚迪剛出道時也是天才球員,大家覺得她加以歷練以後定能成為中國女排的主力二傳,況且有她在天津的隊友魏秋月做榜樣,姚迪理應被寄予厚望。球迷本以為只需耐心等待姚迪成長即可,但這一等就是7年。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2013年入選女排集訓大名單,2014年代表女排二隊征戰仁川亞運會,姚迪與丁霞、張常寧、顏妮、張曉雅、劉晏含等人共同出戰,在決賽中不敵金軟景帶領的韓國女排,獲得了一枚銀牌。兩年之後,張常寧、丁霞、顏妮進入奧運大名單並在里約奪冠,姚迪在最後時刻落選。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里約之後魏秋月退役,丁霞成為主二傳,姚迪是替補二傳。但隨著時間推移,丁霞越來越成熟,有更多新人進入國家隊,姚迪的成長速度明顯不夠用。首先是有刁琳宇的衝擊,去年世俱杯又出現了新人梅笑寒,二傳位置的競爭更加激烈。展望東京,姚迪這位昔日的天才選手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提升傳球穩定性,姚迪仍有希望圓夢東京奧運會。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另一位女排國手的主力之路同樣艱難,她就是張常寧。張常寧也是天才球員,她因為在2014年亞運會中與金軟景對轟被調進一隊,2015年在世界盃中奪冠,她本人成為隊史上第一個不滿20歲就以主力身份獲得世界冠軍的女排國手。里約奪冠之後她與朱婷、袁心玥被認為是女排未來兩個週期的核心隊員,並坐穩主力位置。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但隨後張常寧卻在2018年遭遇挫折和傷病,一度丟掉主力位置,甚至缺席國家隊的重大比賽。新人李盈瑩頂替了她在國家隊的位置,張常寧從主力成為替補。她很急,但她的身體並沒有做好準備。除了身體上的恢復之外,張常寧同時還需要調整心態,以一個衝擊者的姿態去衝擊主力主攻手的位置。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去年的奧運資格賽和女排世界盃結束之後,張常寧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成為主力很難,女排國家隊的替補和主力之間確實有實力差距,但這種差距卻並非難以逾越的鴻溝,郎平希望這種差距能越來越小,因為這意味著能上場打球的人更多,能贏球的人更多。同時在國家隊打不上主力也不意味著這名球員沒有能力,在世界女排聯賽南京站的比賽中,姚迪和眾多替補隊員掀翻了意大利女排,這也是事實。按照姚迪那場比賽的發揮,她絕對有實力成為主力首發。

在中國女排打主力有多難?老隊長打6年替補,昔日天才路在何方

有競爭才有進步,國家隊的這種良性競爭能提升所有隊員的能力,讓主力更加穩定,讓替補實力更強,讓中國女排整體實力更上一層樓。越爭越強,拼吧,姑娘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