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龍AG600的成功離不開的護航人

鯤龍AG600的成功離不開的護航人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昨日在湖北荊門成功實現水上首飛起降,這一切的成功還有許多相關部門相互合作的成果,才有了“鯤龍”的試飛成功。

鯤龍AG600的成功離不開的護航人


作為飛機研製設計、製造、試驗、試飛四大環節中不可或缺的“第三棒”,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以下簡稱強度所)承擔著對飛機進行強度試驗的主要工作。

在這裡,每天都進行著無數次的實驗,無數次的數據整合,共同在為水上首飛的“鯤龍”保駕護航。

水上飛機難在哪裡? 結構強度要求高

由於需要起飛時周圍無遮擋物,且能見度高,水上飛機對起飛環境和起飛時間都有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水上飛機在起飛和滑行時與陸上飛機不同,它在水面上起飛時不需要使用起落架,而是要受到水面浮力、水流流速、空氣動力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在水上飛機起飛的滑行階段,為了保障起飛安全,水上飛機機體的傾斜角度有一個適當的範圍,這個範圍要隨著滑行速度的變化而變化,不能對水上飛機進行大範圍的姿態調整,也不能採取類似陸上飛機那樣的拉桿抬頭的機動動作離水,而是必須要在一定速度下使飛機“自動起飛”。這便對飛機自身的結構強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號脈“鯤龍”水上強度試驗不容易

據所長王彬文介紹,區別於陸基起降飛機強度試驗,AG600飛機的強度試驗並不容易。其中,最為特殊的實驗項目便是水上工況水載荷靜力試驗,這也是該型飛機所特有的試驗項目,進行全面的地面結構強度驗證試驗,在國內尚屬首次。

水上工況靜力試驗主要包括水舵、浮筒等部件試驗和對稱船首、船尾、斷階著水工況等全機試驗,通過實驗獲取結構強度和剛度特性數據,為飛機強度分析方法的準確性提供依據,為飛機未來改型及完善結構設計提供依據。

但是AG600飛機水上覆雜的載荷工況和獨特的結構形式,給試驗帶來了諸多技術難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度人”集智攻關,最終制定出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載荷靜力試驗方案,設計開發了水載荷試驗加載專用裝置,有效降低了試驗風險,推進了試驗進程,提升了我國水上飛機強度試驗技術水平。

為確保AG600飛機研製成功,強度所提供了集預先研究、優化設計、物理試驗、虛擬試驗等技術支撐。高質量完成了數以萬計的強度試驗,在AG600飛機研製各階段把好了強度驗證這一關。期間還突破了起落架隨動支持、高支柱起落架落震試驗等一批試驗關鍵技術。

為站在科研第一線的研究員致敬!有了你們的付出才有今天中國的強大。

鯤龍AG600的成功離不開的護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